[实用新型]玻璃压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3783.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0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牟汝全;何光;冯福全;杨云;满吉洪;袁俊鸿;宋纯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02 | 分类号: | C03B11/02;C03B11/06;C03B1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敬川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压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玻璃压型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玻璃压型过程中各工序衔接的连续性的问题。该玻璃压型装置,包括旋转机构、下模组件、上模组件、接料工位、压型工位、冷却工位和取出工位;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大盘和转盘驱动装置,下模组件设置在旋转大盘的上表面上,且下模组件能够随旋转大盘分别转动至接料工位、压型工位、冷却工位和取出工位处;上模组件设置在压型工位处,并位于下模组件的上侧。通过旋转机构带动下模组件分别进入各工位依次完成玻璃压型所必须的各道工序,使得各工序衔接的连续性更好,利于提高玻璃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压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压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压型技术是指利用玻璃非晶态性质由高温熔融态转变为低温固态过程中在玻璃软化点附近采用金属模具在外力作用下直接将玻璃压型为所需形状的一种成型工艺。玻璃制品的压型过程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成型阶段和定型阶段,成型阶段赋予玻璃制品所要求的外形,定型阶段使玻璃制品成型的形状固定下来。
目前,玻璃压型技术已广泛用于各类球面、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制造以及各种实心和空心玻的璃制造上,例如:制造耐热餐具、日用器皿及特殊形状的玻璃制品等。在玻璃压型工艺中,直接将高温玻璃液冷却到一定粘度对应的温度并直接压型成所需成品的方法为玻璃一次压型技术,该技术需要将玻璃熔化装置及成型装置配合使用,具有压型形状准确、工艺简便、生产能力较高、占用空间小、节能环保及低成本等优点。
现有的玻璃压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工序:取料工序、压型工序、冷却工序及产品取出工序。取料工序也称为接料工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熔窑内通过金属容器取出所需玻璃液直接放入压型模具,这种方式一般称为挑料成型;另一种是通过窑熔窑末端设计一个缩口取料池,在取料池下方设计玻璃液出口,玻璃液在向下流动时,利用剪刀机将玻璃液切断成所需重量的玻璃料,然后通过滑槽将玻璃料供给压型模具,这种方式一般称为滴料成型。压型工序主要是运用上、下模具所形成的空腔,在外力作用下使玻璃料充满空腔,形成所需形状,并通过模具冷却定型。冷却工序中,玻璃制品在压缩空气高速吹拂作用下进一步降温到应变温度以下,最后取出成型的产品。其中,影响玻璃产品质量的工序主要是前三个工序,取料温度的高低、取料的重量、压型保压时间、模具型腔设计、冷却速度等因素都将影响压型制品最终的质量及产量。现有的玻璃压型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各个工序的衔接需要人工来完成,容易错过加工的最佳时机,影响玻璃制品的质量,且生产效率不高;二是,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因素的控制较差,易导致压型制品产生剪刀印、冷纹缺陷、析晶缺陷、压型裂纹、精度不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压型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玻璃压型过程中各工序衔接的连续性的问题,以提高玻璃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压型装置,包括旋转机构、下模组件、上模组件、接料工位、压型工位、冷却工位和取出工位;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大盘及用于驱动旋转大盘转动的转盘驱动装置;
所述接料工位、压型工位、冷却工位和取出工位分别与旋转大盘相对应设置;
所述下模组件设置在旋转大盘的上表面上,且下模组件能够随旋转大盘分别转动至接料工位、压型工位、冷却工位和取出工位处;
所述上模组件设置在压型工位处,并位于下模组件的上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支撑架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大盘设置在旋转轴上,所述转盘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与旋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模组件的数量为四组以上,且至少有四组下模组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接料工位、压型工位、冷却工位和取出工位之间的位置关系相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3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可靠的升降平台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外墙脚手架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