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1356.0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曹剑;郭文涛;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调整 机构 | ||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调整机构,包括手动液压叉车、底框、支撑部和配重块,所述底框搁置在叉车上,配重块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叉车两侧底框上;所述支撑部包括多块下端铰接在底框边缘的支撑板,各块支撑板上端均通过一支撑杆与底框连接,在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将墙板固定到支撑板上的固定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墙板间隙、垂直度调整困难和调整时容易损坏墙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墙板,一般采取用轻质砖或黏土砖现场手工砌筑、用水泥砂浆固定的方法进行施工,这种建筑墙板建设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无法满足“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为了缩小污染和减轻劳动强度,缩短现场施工周期,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它具有建造速度块、节约劳动力、施工质量高和墙板可反复拆卸减少建筑垃圾的优点。
目前墙板装配是先由吊机将墙板吊至楼板上后,再由多个工人同时配合,将墙板调整至垂直,随后在调整相邻两块墙板之间的间隙,在墙壁垂直度和间隙都调整到符合要求后,取来脚手架对墙板进行固定;现有的调整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撬棍或者木锤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将墙板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调整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墙板间隙、垂直度调整困难和调整时容易损坏墙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调整机构,包括手动液压叉车、底框、支撑部和配重块,所述底框搁置在手动液压叉车上,配重块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手动液压叉车两侧底框上;
所述支撑部包括多块下端铰接在底框边缘的支撑板,各块支撑板上端均通过一支撑杆与底框连接,在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将墙板固定到支撑板上的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包括挂钩和开设在支撑板上腰形孔,所述挂钩是由弯曲段和连接在弯曲段一端的螺杆构成,当将弯曲段钩在墙板连接件上时,螺杆穿过腰形孔与螺母连接,通过旋紧螺母可将墙板拉紧在支撑板上;
所述支撑件包括花篮螺栓,在花篮螺栓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拉杆,两根拉杆远离花篮螺栓一端分别与底框和支撑板铰接。
在底框下端面上设有两条插槽,手动液压叉车的两个插板分别出入两条插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是先由支撑部对墙板进行固定,而后由手动液压叉车对墙板进行举升和移动,以相邻两块墙板之间间隙进行调整,最后由支撑件对墙板的垂直度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不用敲击墙板,避免墙板损坏,另外墙板调整省时省力,调整效率高,降低施工成本和提高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固定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固定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框1、手动液压叉车2、配重块3、支撑件4、支撑板5、固定部6、墙板7、楼板8、插槽9、花篮螺栓41、拉杆42、腰形孔61、弯曲段62、螺杆63、螺母64、垫圈65、连接件7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4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调整机构,包括手动液压叉车2、底框1、支撑部和配重块3,所述底框1搁置在手动液压叉车2上,配重块3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手动液压叉车2两侧底框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213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