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热弯机及其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15810.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饶桥兵;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23 | 分类号: | C03B2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热弯机 及其 机台 水平 自动 调节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玻璃热弯机的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包括下机台、设置于所述下机台表面上并用于安装模具的下发热板、上机台、设置于所述上机台底面的驱动板、设置于所述驱动板底面的上发热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上机台上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垂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板与上发热板之间留有预设间隙且两者的正对表面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相连,且各所述连接杆上均缠绕有弹簧。如此,在弹簧保持弹力的作用下,上发热板的表面形状将在作业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并逐渐趋近于水平,因此可在对模具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及时完成发热板的水平度调节,提高发热板表面与模具表面的贴合紧密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玻璃热弯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热弯机的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的玻璃热弯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以玻璃热弯机为例,玻璃热弯机能够将平板玻璃加热软化并在模具中成型,再经退火等工艺制成曲面玻璃。热弯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内外装饰、采光顶、观光电梯、拱形走廊、以及车窗、室内装饰等。
玻璃热弯机在作业时,需要夹紧模具的上下表面,之后再按照预设弯曲弧线对熔化在模具内的液态玻璃进行加热和压紧。在玻璃热弯机上一般设置有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模具安装在下发热板上,而上发热板逐渐靠近并压紧模具表面。在上发热板和下发热板将模具夹紧后,开始大热,大量聚集的热量可将模具内的软化玻璃板融化成液态。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因发热板受热而膨胀变形,容易导致发热板与模具表面贴合不到位、机台水平度较低的问题,预热及冷却工艺均达不到理想效果,从而导致产品加工时间过长。目前,仅能通过调整机台压板的冷水平度来尽量达到所需要的水平度(即冷却后在常温下再进行调整),而预热及冷却工站的发热板在加热后的水平度是无法及时调整的,且在调整冷水平度时,还需要通过专业人员和精密间隙片等工具通过多次调节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另外,在调试后因环境等因素造成的精密间隙片生锈以及多次调试的系统误差仍然会导致压板对角垫得过高等情况,进而使上述不利影响加剧。
因此,如何在对模具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及时完成发热板的水平度调节,提高发热板表面与模具表面的贴合紧密程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热弯机的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能够在对模具的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及时完成发热板的水平度调节,提高发热板表面与模具表面的贴合紧密程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的玻璃热弯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热弯机的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包括下机台、设置于所述下机台表面上并用于安装模具的下发热板、上机台、设置于所述上机台底面的驱动板、设置于所述驱动板底面的上发热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上机台上并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板垂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板与上发热板之间留有预设间隙且两者的正对表面间通过若干个连接杆相连,且各所述连接杆上均缠绕有弹簧。
优选地,各所述连接杆均匀分布在所述驱动板与上发热板表面的各个角落。
优选地,所述驱动板与上发热板相对表面的间隙为所述上发热板厚度的5%~15%。
优选地,各所述连接杆均为螺栓,且各所述连接杆均垂直贯穿所述上发热板和驱动板。
优选地,各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水平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发热板的底面水平高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具体为气缸,且其伸缩杆的末端与所述驱动板的表面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玻璃热弯机,包括机身和设置于所述机身上的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其中,所述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台水平度自动调节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15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