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道砂芯的下芯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9739.6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菲;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 |
代理公司: |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 37250 | 代理人: | 柳彦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道砂芯 手柄 下支撑臂 下芯 本实用新型 上支撑臂 连接杆连接 工具包括 连接杆 废品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道砂芯的下芯工具,所述下芯工具包括手柄、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所述手柄与下支撑臂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上支撑臂设于手柄与下支撑臂之间,并固定于连接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避免操作者直接接触水道砂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防止其对身体的伤害;还能够使水道砂芯平稳下入型腔中,减少了挤砂导致的废品,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道砂芯的下芯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水道砂芯在下芯时,靠人工徒手进行。操作者一手握住水道砂芯的芯头部位,另一只手捏住此砂芯的小孔边将砂芯平稳地下入砂型中,因此完全靠手指的捏取和按压来保持整个砂芯的平衡。一个人连续徒手下40颗水道砂芯,手指就会有发酸、甚至皮肤磨破等不良反应。在长期高产的现场,此不良反应即影响了员工的安全,又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道砂芯的下芯工具。
本实用新型实现目的的方案如下:一种水道砂芯的下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芯工具包括手柄、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所述手柄与下支撑臂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上支撑臂设于手柄与下支撑臂之间,并固定于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臂端部设有弧形触点。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臂为两个,分别为“一”字型上支撑臂和“L”型上支撑臂,所述“一”字型上支撑臂端部的弧形触点Ⅰ距离连接杆的水平距离为80mm~90mm,所述“L”型上支撑臂端部的弧形触点Ⅱ距离连接杆的水平距离为75mm~8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下芯工具辅助水道砂芯下入型腔中,不仅避免操作者直接接触水道砂芯,大大降低劳动强度,防止其对身体的伤害;还能够使水道砂芯平稳下入型腔中,减少了挤砂导致的废品,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道砂芯的下芯工具,包括手柄1、“一”字型上支撑臂4、“L”型上支撑臂5和下支撑臂2,所述手柄1与下支撑臂2通过连接杆3连接,所述“一”字型上支撑臂4和“L”型上支撑臂5设于手柄1与下支撑臂2之间,并固定于连接杆3上,所述“一”字型上支撑臂4端部设有弧形触点Ⅰ6,弧形触点Ⅰ6距离连接杆3的水平距离为80mm,所述“L”型上支撑臂5端部设有弧形触点Ⅱ7,弧形触点Ⅱ7距离连接杆3的水平距离为75m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水道砂芯的下芯工具,包括手柄1、“一”字型上支撑臂4、“L”型上支撑臂5和下支撑臂2,所述手柄1与下支撑臂2通过连接杆3连接,所述“一”字型上支撑臂4和“L”型上支撑臂5设于手柄1与下支撑臂2之间,并固定于连接杆3上,所述“一”字型上支撑臂4端部设有弧形触点Ⅰ6,弧形触点Ⅰ6距离连接杆3的水平距离为90mm,所述“L”型上支撑臂5端部设有弧形触点Ⅱ7,弧形触点Ⅱ7距离连接杆3的水平距离为85mm。
使用时,下支撑臂2放在水道砂芯下面,“一”字型上支撑臂4和“L”型上支撑臂5在水道砂芯上面,固定好后提拉手柄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9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油道孔砂芯结构
- 下一篇:用于二次射砂固化的砂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