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翅片管弯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4388.X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1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元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7/16;B21D5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川律师事务所11643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管 弯曲 装置 | ||
1.翅片管弯曲装置,包括:机架(1)、折弯机构固定架(2)、折弯机构(3);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设置在底部,机架(1)上设有水平导轨(13);
所述折弯机构固定架(2)安装在水平导轨(13)上;所述的折弯机构固定架(2)的上设有竖直导轨(221),其下底板(21)上安装有举升液压缸(211);
所述折弯机构(3)包括固定底板(31)、固定轴(32)、驱动机构(33)、动滑轮固定板(34)、动滑轮机构(35)、定滑轮固定板(36)、定滑轮机构(37);
所述固定底板(31)经竖直滑块(311)与竖直导轨(221)相匹配;固定轴(32)设置在固定底板(31)上,固定轴(32)的下部与举升液压缸(211)相连,动滑轮固定板(34)、定滑轮固定板(36)安装在固定轴(32)上,所述驱动机构(33)驱动动滑轮固定板(34)绕固定轴(32)旋转,所述动滑轮机构(35)、定滑轮机构(37)分别安装在动滑轮固定板(34)、定滑轮固定板(3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管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驱动液压缸(331)、驱动齿条(332)、驱动齿轮(333);
所述驱动液压缸(331)固定在固定底板(31)上,驱动齿轮(333)与固定轴(32)铰接,动滑轮固定板(34)设置在驱动齿轮(333)上部,驱动齿条(332)固定在驱动液压缸(331)的活塞杆上,所述驱动齿条(332)、驱动齿轮(333)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翅片管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机构(37)包括:定滑轮(371)、驱动连杆(372)、驱动气缸(373)、定滑轮座(374);
所述的定滑轮(371)包括第一半定滑轮(3711)和第二半定滑轮(3712);它经定滑轮座(374)固定在定滑轮固定板(36)上;所述的驱动气缸(373)安装在定滑轮固定板(36)上,驱动气缸(373)的活塞杆与定滑轮(371)由两根驱动连杆(37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翅片管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定滑轮(3711)和第二半定滑轮(3712)为不完全滑轮;
所述的第一半定滑轮(3711)和第二半定滑轮(3712)的内侧设有铰接部(3175);铰接部(3175)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的铰接部(3175)偏离第一半定滑轮(3711)和第二半定滑轮(3712)的圆心;所述的第一半定滑轮(3711)和第二半定滑轮(3712)经铰接部(3175)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翅片管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半定滑轮(3711)和第二半定滑轮(3712)的圆弧面呈阶梯状;
下部设有固定凸台(3713),所述的固定凸台(3713)上设有驱动铰接孔(37131);弯管工作部设有间距相等环形第一基管槽(3714);所述的第一基管槽(3714)对应的圆周为1/4-1/3圆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翅片管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基管槽(3714)的最小直径即为翅片管弯曲后的相邻两管的最小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翅片管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机构(35)包括:动滑轮机构固定架(351)、动滑轮驱动气缸(352)、动滑轮铰接架(353)、动滑轮驱动臂(354)、动滑轮(355);
所述的动滑轮机构固定架(351)固定在动滑轮固定板(34)上,一侧设有动滑轮铰接孔(3511);所述的动滑轮铰接架(353)的上端设有动滑轮(355),中部设有驱动臂铰接孔(3532);所述的动滑轮铰接架(353)下端铰接安装在动滑轮铰接孔(3511)上;所述的动滑轮驱动气缸(352)铰接安装在动滑轮机构固定架(351)上;所述的动滑轮驱动臂(354)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机构固定架(351)上,另一端与驱动臂铰接孔(3532)相铰接;中部与动滑轮驱动气缸(352)的活塞杆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翅片管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355)上设有第二基管槽(3551);所述的第二基管槽(3551)与第一基管槽(3714)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元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元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43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手动自动工作的卷圆机
- 下一篇:一种弯管机尾弯强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