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SF6断路器弧后介质恢复特性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4071.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鸣;田勇;蔡立群;郎福成;李学斌;王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介质恢复 击穿 试验测量 试验系统 大容量 高压SF6断路器 控制保护系统 电源 本实用新型 检测装置 直流倍压 高电压技术 应用范围广 仿真计算 高压电器 计算误差 特性测量 特性曲线 试验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技术与高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SF6断路器弧后介质恢复特性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直流倍压回路,动态击穿回路,控制保护系统,试验测量系统,被试断路器CB,大容量试验系统电源;是由直流倍压回路、动态击穿回路、被试断路器CB及大容量试验系统电源依次相连接;试验测量系统分别与动态击穿回路和被试断路器CB相连接;控制保护系统分别与动态击穿回路、被试断路器及大容量试验系统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以往断路器仿真计算得出介质恢复特性曲线所带来的计算误差,利用其试验的方法具有普遍性,能增大介质恢复特性测量的准确性,提高试验测量效率和精度,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性,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前景可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技术与高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SF6断路器弧后介质恢复特性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SF6断路器弧后重击穿现象会产生幅值高、频率大的操作过电压,危害电力系统设备的绝缘安全。断路器能否发生重击穿主要取决于断路器弧后介质绝缘强度与触头间瞬态恢复电压(TRV)的比较,瞬态恢复电压大于介质绝缘强度则发生重击穿现象。断路器弧后介质绝缘强度随开距或时间的变化曲线则称为介质恢复特性。在断路器开断型式试验中,只考核断路器在不同开断容量、不同工况条件下,按照标准给出的TRV曲线,能否开断成功,没有对弧后介质恢复特性做标准要求。弧后介质恢复特性是决定断路器开断容量及可靠性的核心因素,是断路器生产设计单位重点关注的技术曲线,直接影响断路器灭弧室结构设计、绝缘配合、操动机构选取等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高压SF6断路器弧后介质恢复特性检测的成熟技术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压SF6断路器弧后介质恢复特性的检测装置,它是基于高压SF6断路器大容量开断合成回路的介质恢复特性检测装置。目的是为了准确测量断路器弧后介质恢复特性,为断路器生产设计单位提供设计参考,为断路器运行维护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SF6断路器弧后介质恢复特性的检测装置,包括直流倍压回路,动态击穿回路,控制保护系统,试验测量系统,被试断路器CB,大容量试验系统电源;具体是由直流倍压回路、动态击穿回路、被试断路器CB及大容量试验系统电源依次相连接;试验测量系统分别与动态击穿回路和被试断路器CB相连接;控制保护系统分别与动态击穿回路、被试断路器及大容量试验系统电源相连接。
所述直流倍压回路包括交流升压变压器T、直流电容器C1、直流电容器C2、直流电容器C3及直流电容器C4,高压硅堆D2、高压硅堆D3及高压硅堆D4;其中,交流升压变压器T高压侧出线端与直流电容器C2进线端连接,交流升压变压器T高压侧接地端与直流电容器C1进线端和高压硅堆D1进线端连接,直流电容器C2出线端分别与高压硅堆D1出线端、高压硅堆D2进线端和直流电容器C4进线端连接,直流电容器C1出线端分别与高压硅堆D2出线端、高压硅堆D3进线端和直流电容器C3进线端连接,直流电容器C4出线端分别与高压硅堆D3出线端、高压硅堆D4进线端,直流电容器C3出线端分别与高压硅堆D4出线端、高压电阻R进线端和脉冲电容器C5进线端连接。
所述动态击穿回路包括脉冲电容器C5,第二脉冲电容器C6,电容分压器C7,电阻分压器R1,电阻分压器R2,电容器充电电阻R;其中,脉冲电容器C5的进线端与电容器充电电阻R进线端、直流电容器C3出线端、高压硅堆D4出线端连接,脉冲电容器C5的出线端接地,电容器充电电阻R出线端与第二脉冲电容器C6进线端、电阻分压器R1进线端和断路器CB1进线端连接,第二脉冲电容器C6出线端与电容分压器C7进线端和示波器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容分压器C7的出线端接地,电阻分压器R1出线端与电阻分压器R2进线端和示波器信号输入端连接,电阻分压器R2的出线端接地;脉冲电容器C5电容值为0.5uF,第二脉冲电容器C6电容值为200pF,脉冲电容器C5、第二脉冲电容器C6额定工作电压与直流倍压回路输出的直流电压抑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3040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