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阻锈用混凝土碳化实验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8991.1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7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海建;郑平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24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碳化实验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罐 风箱 二氧化碳气体 混凝土碳化 实验箱 锁槽 箱门 防腐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试件 气体进入口 表面设置 充分接触 内部设置 循环流通 气阀 出气口 观察窗 沉降 上端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腐阻锈用混凝土碳化实验箱,包括碳化实验箱、风箱和二氧化碳气罐,所述碳化实验箱的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锁槽,所述锁槽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碳化实验箱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将二氧化碳的气体进入口设置在碳化实验箱的上端,当打开碳化箱一侧的二氧化碳气罐的气阀,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氧化碳气罐上的出气口进入到碳化箱的内部,是为了让二氧化碳气体与混凝土试件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而在碳化箱的底部设置有风箱,内部设置有风扇,为了将碳化箱内部的二氧化碳进行循环流通,防止二氧化碳因密度高于空气密度而沉降在碳化箱的底部,造成实验的结果不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实验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腐阻锈用混凝土碳化实验箱。
背景技术
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是进行混凝土碳化试验的专用设备。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空气中的 CO2 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为中性化。碳化作用对于素混凝土而言基本无害,而对于钢筋混凝土来说,碳化会使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同时增加混凝土孔溶液中氢离子数量,因而会使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减弱,增加钢筋锈蚀的风险。混凝土碳化试验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 :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加热管、加湿器、压缩机对箱体内微环境的作用以及二氧化碳气源对内部的补给与中断,使箱内微环境的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试验要求,使用混凝土碳化试验箱时,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熟悉技术指标、工作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严格遵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步骤进行操作,初次使用混凝土碳化试验箱人员,必须在熟练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熟练掌握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实验时使用的混凝土碳化试验箱,要布局合理,摆放整齐,便于操作,观察及记录等。
现有技术的混凝土碳化实验箱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混凝土碳化试验箱,存在着一些缺陷,在混凝土碳化实验箱冲入二氧化碳气体时,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较大,所以会沉降到碳化箱的底部,使得上下两层的混凝土接触的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同,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阻锈用混凝土碳化实验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阻锈用混凝土碳化实验箱,包括碳化实验箱、风箱和二氧化碳气罐,所述碳化实验箱的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锁槽,所述锁槽上方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碳化实验箱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门的内侧设置有锁扣,所述碳化实验箱的内部设置有碳化隔板,所述风箱安装在碳化实验箱的底部,所述碳化实验箱的侧边设置有支架,所述二氧化碳气罐安装在支架的内侧,所述箱门的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碳化实验箱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风箱的内部设置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气罐顶端位置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气罐内部的气体通过气体传输送管道送入碳化实验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碳化隔板设置为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把手与箱门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腐阻锈用混凝土碳化实验箱,本设计中将二氧化碳的气体进入口设置在碳化实验箱的上端,当打开碳化箱一侧的二氧化碳气罐的气阀,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氧化碳气罐上的出气口进入到碳化箱的内部,是为了让二氧化碳气体与混凝土试件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而在碳化箱的底部设置有风箱,内部设置有风扇,为了将碳化箱内部的二氧化碳进行循环流通,防止二氧化碳因密度高于空气密度而沉降在碳化箱的底部,造成实验的结果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力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8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板与滴水槽组合式滴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耐酸碱测试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