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收缩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5655.1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7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周建亮;宁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宇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10 | 分类号: | B21D53/10;B21D37/10;B21D43/0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4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滚子 轴承 组件 收缩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动支承,具体讲是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收缩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结构圆锥滚子轴承收缩模具有以下缺点,1、内组件定位效果不好,不容易放平和摆正,没放平时,保持架收缩不均匀,滚子在兜孔中窜动量大小不一致;没摆正时,滚子与收缩模过梁干涉,会压伤滚子和保持架;最终导致轴承卡死、损坏或振动噪音值增大。2、内组件收缩后从模具中取出较困难,加工效率低。3、收缩模下模为钻削,需淬火之前进行,模具加工工序多,难度高,手工修锉工作量大,加工效率低,且模具可修复次数少(过梁越磨越宽,兜孔越来越浅,会与滚子产生干涉),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内组件平放且与收缩模对准,避免压伤滚子和保持架,滚子在保持架中的窜动量大小均匀一致的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收缩模具,该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收缩模具内组件收缩后被压缩弹簧顶出,方便取出,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收缩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定位卸料板,下模外侧对称开设用于定位和导向螺栓螺母安装的台阶孔,台阶孔贯穿下模上下表面,下模上表面还开设多个盲孔,盲孔内容置压缩弹簧,下模中部的过梁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大小与内组件的保持架梁宽适配,定位卸料板对应开设有与下模的台阶孔配合的弧形槽,定位卸料板上还分别具有2个内组件定位区和内组件取放区,内组件定位区由锥面和凹槽组成,锥面角度与保持架锥角适配,凹槽根据轴承滚子的数量等分设置,内组件取放区为缺口设置,定位卸料板通过导向螺栓螺母安装于下模上,压缩弹簧下端与盲孔底壁相抵,压缩弹簧上端与定位卸料板下表面相抵,使用时,上模与内组件的保持架相抵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使内组件有周向定位和轴向定位,保证内组件平放且与收缩模对准,避免压伤滚子和保持架,滚子在保持架中的窜动量大小均匀一致,内组件收缩后被压缩弹簧顶出,方便取出;模具加工难度小,无需修锉,加工效率高,模具可修复次数多(过梁磨削后宽度始终不变,兜孔深度设计时取较大值),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盲孔有4个,均匀分布在下模上。
作为优选,下模过梁由线切割形成。
进一步的,内组件定位区和内组件取放区分别对称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定位卸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其中图1左侧为初始和结束状态,右侧为压力机下压状态,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收缩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还包括定位卸料板3,下模2外侧对称开设用于定位和导向螺栓螺母5安装的台阶孔,台阶孔贯穿下模上下表面,下模2上表面还开设4个盲孔,4个盲孔均匀分布在下模上,盲孔内容置压缩弹簧6,下模中部的过梁7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下模过梁7由线切割形成,其大小与内组件4的保持架梁宽适配,磨损后可修复次数多,使用寿命长,且兜孔深度取较大值,由线切割割出,加工难度降低。定位卸料板3对应开设有与下模的台阶孔配合的弧形槽33,弧形槽33和下模台阶孔配合来微调定位卸料板和下模的对应位置,定位卸料板3上具有2个对称设置的内组件定位区31和2个对称设置内组件取放区32,内组件定位区31由锥面和凹槽组成,锥面角度与保持架锥角适配,凹槽根据轴承滚子的数量等分设置,分别起到内组件定位和顶出内组件的作用,内组件取放区32为缺口设置,方便取、放内组件时手指进入,保证取、放内组件快速准确,人机工效好。定位卸料板3通过螺栓螺母5安装于下模上,压缩弹簧6下端与盲孔底壁相抵,压缩弹簧6上端与定位卸料板3下表面相抵,使用时,上模与内组件的保持架相抵接,并通过压力机使上模下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宇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宇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5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护套软线
- 下一篇: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