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93087.1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4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运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李德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条件下 高效 处理 浓度 有机 污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水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的废水,有机废水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危害比较大。有机废水一般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在2000mg/L以上废水。
现有对有机污水的处理方法以厌氧处理为主流,厌氧污水处理法是在厌氧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经大量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被最终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水、硫化氢和氨等。在此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必不可少,污泥是厌氧池微生物生存的温床。污泥是指用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处理废水时产生的沉淀物、颗粒物和漂浮物,所以污水进入箱体内与箱体内污泥的混合程度也决定着污水的处理效率,而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多不能很好的将装置内的污泥与通入的污水进行充分的混合,污水处理的效率低,易出现处理不合格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腿,所述箱体顶壁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的出水端,所述箱体右侧壁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水管的进水端,且出水管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污水阀。
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进料端固定连通有排泥阀的一端,所述排泥阀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连通管的出料端,所述连通管的进料端贯穿箱体底壁的中部并与箱体的内部固定连通,所述箱体左侧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贯穿箱体左侧壁的底部并与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有输水管的出水端,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贯穿箱体的左侧壁并与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还固定连通有分流管的进水端,所述分流管的底壁开设有三个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右端呈密封状,所述出水孔指向箱体的内底壁。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下表面对应出水孔的位置粘接有滤网一,所述滤网一为无纺布滤网,所述滤网一上网孔的目数范围为一百至两百目。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右壁且位于出水管进水端的外围固定连接有滤框的右侧面,所述滤框的内部粘接有滤网二,所述滤网二也为无纺布滤网,所述滤网二上网孔的目数范围为一百至两百目。
优选的,所述分流管与箱体的内底壁相互平行,所述分流管的下表面略高于箱体的内底壁。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内部粘接有有机玻璃,所述观察口的高度是箱体高度的三分之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装置,通过水泵的出水端贯穿箱体左侧壁的底部并与箱体的内部连通,输水管的进水端贯穿箱体的左侧壁并与箱体的内部连通,水泵的输出端还固定连通有分流管的进水端,水泵从箱体内抽出污水再通过分流管上的出水孔通入箱体内,冲起箱体内底壁沉淀的污泥充分混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污水与污泥的混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该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的装置,通过箱体的正面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的内部粘接有有机玻璃,便于使用者观察箱体内的情况,观察污泥沉淀厚度,以便利用污泥泵抽取污泥控制箱体内污泥的量,通过设置有滤网一,能够避免污泥进入分流管内,通过设置有滤网二,能够避免污泥跟随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箱体而造成污泥的损失而影响装置的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图中:1箱体、2支腿、3进水管、4出水管、5污水阀、6污泥泵、7排泥阀、8连通管、9水泵、10分流管、11出水孔、12滤网一、13滤框、14滤网二、15观察口、16有机玻璃、17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运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运供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93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污水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用于学校办公室的上墙式绿植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