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鼠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6747.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光;吕伟;王雪;鲍永利;石晓川;李首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小鼠固定器 小鼠 开口 筒壁 本实用新型 筒盖 咬伤 筒体开口处 尾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可拆卸的 小鼠头部 支撑筒体 操作孔 筒盖盖 内壁 缩口 体位 粘接 轴向 底座 遮挡 照射 黑暗 节约 制作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固定器,包括筒体和用于支撑筒体的底座,筒体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呈缩口,与开口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筒盖,且筒体的筒壁上沿轴向开设有筒壁开口,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粘接小鼠的粘性块,筒体上还开设有操作孔。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鼠固定器时,顺着筒壁开口可直接将小鼠放置于筒体,将筒盖盖合即可,操作迅速,节省实验时间;筒体开口处设有筒盖,可以将小鼠头部全部遮挡,充分降低操作者被咬伤的风险,在黑暗中的小鼠也会减少挣扎;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节约成本。综上,该小鼠固定器操作简单、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避免被小鼠咬伤,使用安全,同时可以进行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不同体位照射等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实验动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鼠固定器。
背景技术
小鼠是医学、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常用的实验动物,抓取时需进行防护,避免被其咬伤,短暂的腹腔给药等操作可以直接捉拿给药,但如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放血或特定部位照射等操作时,需较长时间固定,应使用相应的小鼠固定器。
目前,最常使用的小鼠固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固定小鼠四肢为原理,将小鼠四肢用胶布呈对角线拉紧,固定于方形底座的特定位置或使用绳索将小鼠四肢进行捆绑固定,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圆筒形容器,通过缩窄容器内空间对小鼠进行挤压式固定。但上述方法操作较复杂,多数情况下需要两人同时配合才能完成小鼠的固定,这些固定方法操作困难,需经反复训练才能将小鼠固定,而且小鼠的死亡率高、易将操作者咬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不仅浪费人力物力,且固定效果并不理想。
对于小鼠尾静脉的注射与取血,应用现有的固定方式,很难实现对小鼠尾部的稳定固定,小鼠的尾部经常会出现扭转,很难寻找合适的血管,极易对小鼠的尾部造成损伤,取血的效果也不理想。
对于小鼠特定部位照射或腹腔注射,大多数研究人员采取的是抓取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适合短时间的操作,而且还需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小鼠挣扎,容易扎到其他部位,造成小鼠的死亡。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小鼠固定操作困难、易将操作者咬伤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鼠固定器,该小鼠固定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制作小鼠固定操作困难、易将操作者咬伤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鼠固定器,包括筒体和用于支撑所述筒体的底座,所述筒体的一端为开口,另一端呈缩口,与所述开口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有筒盖,且所述筒体的筒壁上沿轴向开设有筒壁开口,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粘接小鼠的粘性块,所述筒体上还开设有操作孔。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筒体为离心管。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操作孔为方孔。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筒盖与所述开口螺纹连接。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粘性块为双面胶或胶布。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筒壁开口的宽度为0.8cm,所述缩口的直径为1.3cm。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包括多个所述通气孔,多个所述通气孔开设于靠近所述开口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底座上固定有Y型支架,所述Y型支架的开口用于支撑所述筒体。
优选地,上述小鼠固定器中,所述Y型支架上缠有封口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太阳鸟再生医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6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