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液相分离的卧式离心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85874.1 | 申请日: | 201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3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彻;胡大鹏;代玉强;刘培启;邹久朋;于洋;张大为;张礼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B1/00 | 分类号: | B04B1/00;B04B7/00;B04B7/08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花向阳;杨翠翠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室 转鼓 卧式离心分离机 重液 应用技术领域 液-液相分离 扬程 方便更换 分离机械 分离叶轮 机械密封 设备功耗 微小液滴 物料通过 液相分离 重要部件 薄钢板 缠绕卷 抽吸泵 粗粒化 非均相 分离机 密度差 凝聚器 驱动力 溶液相 润滑脂 液物系 有效地 轴承箱 专用泵 动能 掺混 凝聚 轻液 轴承 静止 | ||
1.一种用于液-液相分离的卧式离心分离机,它包括机体(1)、主轴(59)、左轴承座(5)、左端进料封盖(6)、机械密封Ⅰ(13)、轴承(15)、骨架密封(16)、转鼓左封盖(20)、泵桨叶(21)、转鼓筒体(26)、初分离室叶轮轮毂(27)、初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28)、凝聚腔室内筒壁(30)、凝聚腔室缠绕卷筒(31)、终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32)、终分离室叶轮轮毂(33)、泵轮轴承座(34)、转鼓右封盖(35)、右封盖(36)、右侧内嵌小压盖(43)、机械密封座(40)、机械密封Ⅳ(49)、机械密封Ⅲ(52)、机械密封Ⅱ(54)、右端封盖(45)、带轮(46)和电机(58);其特征是:所述卧式离心分离机采用卧式结构,在静止的机壳内装有高速转动的转鼓总成,转鼓总成包括有:主轴(59)、转鼓外壳和转鼓内件;转鼓外壳包含转鼓筒体(26)、转鼓左封盖(20)和转鼓右封盖(35),转鼓内件包含初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28)、初分离室叶轮轮毂(27)、凝聚腔室内筒壁(30)、凝聚腔室缠绕卷筒(31)、终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32)和终分离室叶轮轮毂(33);转鼓左封盖(20)和转鼓右封盖(35)分别与主轴(59)有配合和密封关系,转鼓筒体(26)则与各转鼓内件互有配合关系;由于转鼓总成是安装在主轴(59)之上的,故在主轴(59)上也是在对应的转鼓筒体(26)内自左至右分别安装有:初分离室离心叶轮、凝聚腔室缠绕卷筒(31)以及终分离室离心叶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液相分离的卧式离心分离机,其特征是:所述转鼓总成内腔被划分成初分离室、凝聚室和终分离室三部分,在左侧的初分离室由初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28)、初分离室叶轮轮毂(27)及转鼓筒体(26)构成,位于转鼓右侧的终分离室则包含终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32)和终分离室叶轮轮毂(33),它们分别组成了初分离叶轮和终分离叶轮,初分离室与终分离室的构造相同,其中的分离叶轮是由终分离室叶轮轮毂(33)和初分离室叶轮轮毂(27)上面分别开有一周的插槽,初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28)和终分离室离心叶轮叶片(32)均是由对称于主轴(59)且每一叶片均按照设定的角度排列成放射状的薄板构成,叶片的数量为20-120片,叶轮的叶片全都固定在叶轮轮毂的插槽中,并在叶轮外表面被缠绕卡箍(29)的钢带限制,将叶片紧固在插槽中;在初分离室与终分离室之间设有一个凝聚室,其核心部件为凝聚器,凝聚器包含凝聚腔室内筒壁(30)和凝聚腔室缠绕卷筒(31),而凝聚器内凝聚腔室缠绕卷筒(31)是由薄钢板卷制成螺旋缠绕状的重叠式旋转筒制成,卷筒重叠的层数为30-180层,且卷筒上每一层板都前后左右均间隔80-100毫米设置排满直径为直径2-3毫米,高0.7毫米的凸状小孔;层板间隙较小但要确保均匀,为定层板间距,用金属板条定距以保证液体与转鼓同步旋转;定距条按左右前后顺流流动方向排列,转鼓总成与主轴(59)一起同步高速旋转,其内件:初分离室叶轮轮毂(27)、终分离室叶轮轮毂(33)以及凝聚腔室内筒壁(30)分别与主轴(59)通过键联接方式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液相分离的卧式离心分离机,其特征是:在靠近机器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置了方便更换轴承的轴承座,其中左轴承座(5),开口朝左,在最里端安装有骨架密封(16),然后再将一对轴承(15)顺序装入其内,轴承内、外圈分别由内压环(14)和左端进料封盖(6)分别压紧,静止的左端进料封盖(6)与左轴承座(5)连接,在左端进料封盖(6)上面开孔并连接管(11)以进料,并在其中安装机械密封Ⅰ(13),以防止分离物料与轴承润滑油泄漏掺混;左轴承座(5)同时作为本机器的左端封盖与静止的机体(1)连接,其内一对轴承(15)作为主轴(59)及其转鼓总成的左端支撑而位于左轴承座(5)和主轴(59)之间,转鼓左封盖(20)是背靠轴肩后用圆螺母压帽(17)加止动垫片(18)来定位和防松的;所述的转鼓左封盖(20)内部镶嵌有泵桨叶(21);在转鼓右侧也设置了封盖、轴承座及其连接件,在转鼓右封盖(35)的里面安装有泵轮轴承座(34),此泵轮轴承座(34)内也同左轴承座(5)一样装有一对轴承(15)起右端支撑的作用,在此轴承外侧隔着一个中间轴肩套设置,在这个泵轮轴承座(34)内还装有机械密封Ⅱ(54),转鼓右封盖(35)通过双头螺柱与转鼓连接,在泵轮轴承座(34)左侧外部加工出泵轮形状,其与转鼓右封盖(35)的里侧正好构成泵送结构,其外侧制成轴向并加径向的梳齿与右封盖(36)内侧构成的迷宫密封可防止分离出的重液向机器外泄漏;所述右封盖(36)内挖空出环形内腔以方便重液流动通过,在右封盖(36)的外侧与机械密封座(40)紧固连接,机械密封座(40)的中间有轻液排出腔,其位置恰好正对着主轴上(c)孔的位置,故在机械密封座(40)的这一位置连接有轻液排液管(50);在右封盖(36)和机械密封座(40)之间设有一个内嵌的右侧内嵌小压盖(43),在此小压盖(43)和机械密封座(40)的内腔中装有机械密封Ⅱ(54)和机械密封Ⅲ(52),此二件机械密封正好跨轻液排出腔,而机械密封Ⅱ(54)与机械密封Ⅲ(52)是背靠背安装的,它们各自的动环都分别紧定在主轴(59)上;另外在主轴(59)上与泵轮轴承座(34)相对的位置设置一双向的螺旋密封,一是将轻液及重液向左侧推赶,二是将轴承润滑脂向右侧推赶;在机械密封座(40)的右端设有右端封盖(45),其将机械密封Ⅳ(49)限位,除了起封盖作用外,还要对密封摩擦付和动环及静环O形密封圈起压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58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