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活塞硬质阳极氧化铜离子析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285753.7 | 申请日: | 2017-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6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董清;余其铭;周宗卓;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韩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C25D2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82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硬质 阳极 氧化铜 离子 析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活塞硬质阳极氧化铜离子析出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铝活塞的使用寿命,当今普遍的做法是对铝活塞表面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在对铝活塞表面进行硬质阳极氧化的过程中,氧化液中会逐渐产生铜离子,这些铜离子来源于铝活塞本身,如果不对氧化液中的铜离子进行清理,在硬质阳极氧化过程中,铜离子会集中析出在活塞氧化模具处,这样会引起模具堵塞,模具流量减少并且不稳定,同时,杂质铜离子还会造成铝活塞氧化色泽下降,活塞的透明度及抗蚀能力下降,氧化质量显著下降,最终造成活塞氧化废品率过高,设备需要停机处理。在现有的这种技术下,模具堵塞的清理过程复杂,时间过长,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便的清理氧化液中的铜离子装置,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电化学的原理使氧化液中的铜离子大部分沉积在阴极板上,工人只需通过定期更换阴极即可。
本发明所采用的电化学原理如下:
1.Cu2++2e+=Cu
2.4OH--4e-=2H2O+O2↑
3.2Cu2++2H2O=4H++2Cu+O2↑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铝活塞硬质阳极氧化铜离子析出装置:具有析出槽,内部悬挂有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连接有电源,析出槽一侧连接有第二出液管和回液管,第二出液管与泵右侧相连,泵左侧与第一出液管相连,第一出液管及回液管与氧化槽一侧相连,当泵工作时,通过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及回液管,形成氧化槽和析出槽之间的液体循环管路。
本发明中所述的氧化槽和析出槽由PP材质。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出液管、回液管与氧化槽焊接,第二出液管、回液管与析出槽焊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化槽,2-回液管,3-第一出液管,4-泵,5-第二出液管,6-析出槽,7-阴极板,8-电源,9-阳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是铝活塞硬质阳极氧化铜离子析出装置:具有析出槽6,内部悬挂有阴极板7和阳极板9,阴极板7和阳极板9之间接有电源8,析出槽6一侧有第二出液管5和回液管2,回液管2与泵4右侧相连,泵4左侧与第一出液管3相连,第一出液管3及回液管2与氧化槽1一侧相连,当泵4工作时,通过第一出液管3和第二出液管5及回液管2,形成氧化槽1和析出槽之6间的液体循环管路。
本发明中所述的氧化槽1和析出槽6由PP材质。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出液管3、回液管2与氧化槽1焊接,第二出液管5、回液管2与析出槽6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韩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韩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85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轮吸水海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钢丝进行电解磷化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