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2425.3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5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忠;刘威;任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衣 快速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衣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
背景技术
雨衣是人们在雨天必备的避雨工具,工业生产雨衣中,雨衣制造厂在雨衣制造完成后需对雨衣进行防水测试,一般的测试方法为在雨衣外侧喷水,观察雨衣是否渗漏,在雨衣测试完成后需除去雨衣外侧水份并进行包装。
雨衣颈部设有褶皱三角区,用于加宽颈部直径,便于人员头部顺利穿过颈部,同时在穿戴完雨衣后收紧褶皱三角区,可以防止雨水从颈部流进雨衣内。
然而雨衣测试完成后的除水过程中,因为褶皱三角区通常为折叠状态,不利于擦拭,水渍残留在雨衣上,影响后续包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雨衣褶皱三角区处水渍不易擦除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包括用于套设雨衣的人模以及用于清洁雨衣的除水装置,所述除水装置设于所述人模四周,所述人模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头部和身部以及设于所述身部上的支撑杆和驱动组件,所述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下端与所述身部侧壁上侧铰接,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身部的铰接点轴线水平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所述头部向身部方向滑动时驱动所述支撑杆沿铰接点向人模外侧方向转动。
人模用于套设雨衣,头部用于撑开雨衣帽子,身部用于撑开雨衣帽子以下部分,除水装置用于将套设在人模上的雨衣除水,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用于雨衣套设在人模上后,雨衣依靠自身重力压迫头部,使头部向身部方向移动,从而与驱动组件配合将支撑杆撑开,支撑杆用于撑开后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便于除水装置可以清洁到雨衣褶皱三角区,使雨衣除水更加全面,便于后续包装。
进一步,为了使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所述头部下端设有导向杆,所述身部上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槽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杆和导向槽相互远离的弹性元件。导向杆和导向槽的配合,控制头部和身部滑动连接,雨衣套设在人模上时,头部在雨衣的重力作用下压向身部,与驱动组件配合使支撑杆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
进一步,为了使支撑杆可以自由的撑开雨衣褶皱三角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L形架和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竖直设于所述导向杆侧壁上,所述L形架包括垂直连接的长端和短端,所述L形架长端和短端的连接处与支撑块侧壁铰接,所述L形架与支撑块的铰接点轴线和所述支撑杆与身部铰接点轴线平行,所述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设有腰圆形通孔,所述L形架长端与所述腰圆形通孔铰接,所述L形架短端设于所述驱动槽内。头部靠近身部时,驱动槽用于带动L形架短端移动从而控制L形架沿铰接点转动,L形架转动过程中,L形架长端与腰圆形通孔的配合控制支撑杆撑开,从而支撑杆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
进一步,为了对套设在人模上的雨衣除水,所述除水装置包括壳体、清洁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口,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环形滑轨,所述滑轨穿过所述入口和出口部分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人模设于所述滑轨上且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多个清洁辊,所述清洁辊设于所述壳体内且设于所述滑轨的两侧。滑轨用于带动穿了雨衣的人模沿从入口移至壳体内的清洁辊之间,人模移至除水位置后,清洁辊对雨衣表面进行擦拭,保证雨衣除水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雨衣快速除水机器人,采用人模和除水装置对雨衣表面除水,支撑杆将雨衣褶皱三角区撑开,方便除水装置将雨衣各处除水干净,方便后续包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杆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杆撑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人模,1-1、头部、1-2、身部,2、支撑杆,3、导向杆,4、支撑块,5、导向槽,6、弹性元件,7、L形架,8、驱动槽,9、腰圆形通孔,10、壳体,11、滑轨,12、清洁辊,13、电动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2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