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71966.4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5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徐涛;张超武;褚志鸿;罗方德;冯金松;张巍;肖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杆 连墙件 组合式 固定螺母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构件 循环利用型 长端 紧固 钢管 厚度设置 循环利用 预留洞口 再利用 短端 转动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所述组合式连墙件包括L型螺纹杆、固定螺母和钢管,所述L型螺纹杆的长端通过两个固定螺母紧固在已经预留洞口的混凝土构件上,所述L型螺纹杆的短端通过两个固定螺母与钢管紧固;其中,所述L型螺纹杆的长端可以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厚度设置不同长度,L型螺纹杆的短端的方向可以通过转动L型螺纹杆来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循环利用组合式连墙件可以旋转不同角度,并可以实现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脚手架固定采用的连墙件较多为钢筋、钢管等,提前预埋在现浇混凝土中,使用完毕后直接割除,况且部分预埋发生了偏位很难更改位置,这样造成了人工、材料浪费,新型的脚手架连墙件造型复杂,预埋难度大,不方便施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该组合式连墙件可循环利用,造型简单,拆装方便,满足角度调节范围内不同位置连接的需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所述组合式连墙件包括L型螺纹杆(1)、固定螺母(3)和钢管(2),所述L型螺纹杆(1)的长端(5)通过两个固定螺母(3)紧固在已经预留洞口的混凝土构件(4)上,所述L型螺纹杆(1)的短端(6)通过两个固定螺母(3)与钢管(2)紧固;其中,所述L型螺纹杆(1)的长端(5)可以根据混凝土构件(4)的厚度设置不同长度,L型螺纹杆(1)的短端(6)的方向可以通过转动L型螺纹杆(1)来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L型螺纹杆(1)的长端(5)和端短(6)均设有螺纹,所述固定螺母(3)背向L型螺纹杆(1)的一端面为凹槽型。
所述钢管(2)通过扣件、连墙杆进一步与脚手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可循环利用,避免了材料人工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造型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施工;
3、本实用新型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满足角度调节范围内不同位置连接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L型螺纹杆; 2—钢管;
3—固定螺母; 4—混凝土构件;
5—L型螺纹杆的长端; 6—L型螺纹杆的短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附表,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利用型组合式连墙件,其包括L型螺纹杆1、固定螺母3和钢管2,所述L型螺纹杆1的长端5通过两个固定螺母3紧固在已经预留洞口的混凝土构件4上,所述L型螺纹杆1的短端6通过两个固定螺母3与钢管2紧固;其中,所述L型螺纹杆1的长端5可以根据混凝土构件4的厚度设置不同长度,L型螺纹杆1的短端6的方向可以通过转动L型螺纹杆1来进行调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型螺纹杆1的长端5和端短6均设有螺纹,所述固定螺母3背向L型螺纹杆1的一端面为凹槽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719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悬挑梁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可重复利用的拼接式建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