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6358.8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7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庭;吕从斌;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瑞视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外围布线区和中间视窗区,所述外围布线区环绕设置在中间视窗区的外围,其中,所述中间视窗区包括操作区和非操作区,所述非操作区环绕设置在操作区的外围,所述非操作区上设有绝缘油墨印刷层,所述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的内缘线呈波浪设置。通过将所述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的内缘线呈波浪设置,使触摸屏的线性光源的光线照射到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时,所述光线会朝着不同方向反射,形成漫反射效果,使光线向多个方向扩散,从而消除触摸屏的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的亮线,不再影响LCD的显示效果,提高了触摸屏的品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的ITO触屏玻璃包括设置在触摸屏边框内部的外围布线区,以及设置在触摸屏边框中的中间视窗区两个区域,所述外围布线区是设置在机壳以内的可视区域,中间视窗区为触摸感应操作区域,其中所述中间视窗区靠近外围布线区的外缘设有非操作区,所述非操作区的内缘一般离机壳边缘有1mm-5mm 的距离。工控类触摸屏一般需要在非操作区印刷一层绝缘材料(FPC位置除外),即高透光率的绝缘油墨,用来阻止意外触摸非操作区引起的误操作。由于绝缘油墨印刷层有约10um厚度,形成非操作区与中间视窗区之间的高度落差,在LCD 点亮的情况下,光线在穿过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时会因为其高度落差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折射,导致绝缘油墨印刷层的内缘处有一条亮线/彩虹纹,这种亮线影响LCD的显示效果,必须予以消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消除触摸屏的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的亮线,不再影响LCD的显示效果,提高触摸屏的品质效果的触摸屏。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外围布线区和中间视窗区,所述外围布线区环绕设置在中间视窗区的外围,其中,所述中间视窗区包括操作区和非操作区,所述非操作区环绕设置在操作区的外围,所述非操作区上设有绝缘油墨印刷层,所述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的内缘线呈波浪设置。
优选的,所述波浪曲折的角度为80-100°。
优选的,所述波浪曲折的角度为90°。
优选的,所述内缘线的波峰之间的间距为0.3-0.5mm。
优选的,所述内缘线的波峰之间的间距为0.4mm,所述波峰到波谷的高度为0.2mm。
优选的,所述绝缘油墨印刷层厚度为5-7μm。
优选的,所述绝缘油墨印刷层厚度为5μm。
本实用新型所述触摸屏,其通过将所述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的内缘线呈波浪设置,使触摸屏的线性光源的光线照射到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时,所述光线会朝着不同方向反射,形成漫反射效果,使光线向多个方向扩散,从而消除触摸屏的绝缘油墨印刷层内缘的亮线,不再影响LCD的显示效果,提高了触摸屏的品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触摸屏的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摸屏10,如图1所示,所述触摸屏10包括外围布线区11和中间视窗区12,所述外围布线区11环绕设置在中间视窗区12的外围,其中,所述中间视窗区12包括操作区121和非操作区122,所述非操作区122 环绕设置在操作区121的外围,所述非操作区122上设有绝缘油墨印刷层13,所述绝缘油墨印刷层13内缘的内缘线呈波浪设置。优选的,所述触摸屏10的绝缘油墨印刷层13内缘的内缘线的波浪曲折角度为80-100°;所述内缘线的波峰之间的间距为0.3-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瑞视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石瑞视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6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心具有支撑结构的PDC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