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压帽自动铣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1925.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6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辉;陈文茂;袁芬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庄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6;B23C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压帽自动铣槽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装置,所述机架的中间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盘、传动轴、电机、固定柱、弹簧、推板、阀门压帽、磁铁和电磁铁,所述转盘的底部与传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底部穿过工作台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传动轴与工作台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部,所述转盘上等角度固定有多个固定柱,且固定柱位于铣刀的正下端,所述固定柱的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在凹槽底部,此阀门压帽自动铣槽装置,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光,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受红外光,然后关闭电磁铁通过弹簧把阀门压帽推出,然后放入下一个需要铣槽的阀门压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阀门压帽自动铣槽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的配件通常在装配前需要对其零部件进行加工,目前对于此类产品的加工大多是采用是机械和人工配合的方式,如对阀门压帽的加工,先是机床进行冲压成型圆饼状结构的半成品,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将该半成品放置在铣刀上进行铣槽,而在这个铣槽的过程中,由于与铣刀对应的铣槽的位置不具备自固定的能力,因此,只能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按压,那么在铣槽的时候,由于铣刀的动力给产品造成一定的震动,此时也会将这种震动传递给操作人员,则使得操作人员在按压的时候,导致产品晃动,造成铣槽后的产品的次品率较高,工作效率也相应的低下,同时由于是操作人员用手去按压,很容易出现加工过程中因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手被割伤的情况,给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而且所消耗的人工也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压帽自动铣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压帽自动铣槽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装置,所述机架的中间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转盘、传动轴、电机、固定柱、弹簧、推板、阀门压帽、磁铁和电磁铁,所述转盘的底部与传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底部穿过工作台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传动轴与工作台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部,所述转盘上等角度固定有多个固定柱,且固定柱位于铣刀的正下端,所述固定柱的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在凹槽底部,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推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推板滑动连接在凹槽内,所述阀门压帽嵌入在凹槽内,且位于推板的顶部,所述磁铁固定在推板的底部,所述电磁铁固定在凹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顶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靠近转盘的一侧固定有红外线发射器,所述转盘的侧边固定有多个红外线接收器,且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相配合,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电磁铁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固定柱的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中间凹槽的直径与阀门压帽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接收器与红外线发射器在同一水平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把阀门压帽放置在固定柱中间的凹槽内,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然后通过传动轴带动转盘转动,从而使固定柱位于铣刀的正下端,通过铣刀对阀门压帽进行铣槽,完成后通过电机转动一定角度,对下一个固定柱内的阀门压帽进行铣槽,从而可以增加铣槽的连续性,增加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光,通过红外线接收器接受红外光,然后关闭电磁铁通过弹簧把阀门压帽推出,然后放入下一个需要铣槽的阀门压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庄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庄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241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