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车轮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1544.6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明;杨芙蓉;郭海全;刘文忠;宫继成;李官平;兰天辉;潘艳君;韩军;闫海军;杨哲;王庆超;李泽光;贾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B60B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张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车轮辋,包括轮辋基座、第一挡圈、第二挡圈、锁圈、座圈,座圈安装在轮辋基座上,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分别安装在轮辋基座两端,第二挡圈压在座圈上;锁圈安装在轮辋基座的端部,并且座圈压在锁圈上;轮辋基座在内圈设置有腹板,腹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拆卸轮辋并且对轮毂内螺纹损伤小,提高维修效率及延长轮毂内螺纹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具体说,涉及一种矿用车轮辋。
背景技术
作为露天采矿的重要运输设备,矿用自卸车的使用非常广泛。轮辋的作用是传递地面、轮胎、轮毂间的驱动力矩和制动力矩,轮辋出现问题将影响整车性能及整车的安全性。
目前轮辋在轮毂上的安装方案有两种:
(1)轮毂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出外锥面,轮辋的内圆周面上加工出内锥面,通过内、外锥面的胀紧配合实现力矩的传递;
该方案需要轮辋和轮毂的内外锥面之间有高的配合公差要求,并且随着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有可能导致内外锥面之间的配合产生问题,导致摩擦力不能有效的传递制动力矩和驱动力矩。
(2)在轮毂和轮辋的相应位置加工出螺纹孔和通孔,用螺栓拧紧,通过螺栓预紧力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力矩。
该方案的可靠性高,但是在拆卸内侧轮辋时需要同时拆卸轮毂隔圈和外侧轮辋,工作量大,并且经常拆卸轮毂隔圈有可能对轮毂的内螺纹造成损伤,轮毂的内螺纹是不可修复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用车轮辋及其安装方法,能够快速拆卸轮辋并且对轮毂内螺纹损伤小,提高维修效率及延长轮毂内螺纹的使用寿命。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用车轮辋,包括轮辋基座、第一挡圈、第二挡圈、锁圈、座圈,座圈安装在轮辋基座上,第一挡圈、第二挡圈分别安装在轮辋基座两端,第二挡圈压在座圈上;锁圈安装在轮辋基座的端部,并且座圈压在锁圈上;轮辋基座在内圈设置有腹板,腹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设置有12个腹板,腹板之间的间隔为第一缺口,腹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
进一步:还包括轮毂隔圈,轮毂隔圈设置有第二通孔,在外圈上设置有轮辋连接板,轮辋连接板设置有螺纹孔。
进一步:轮毂隔圈在外圈上设置有12个轮辋连接板,轮辋连接板两侧为第二缺口、第三缺口,轮辋连接板设置有两个螺纹孔。
进一步:第二缺口与第一缺口的位置相对应,第二缺口的宽度大于腹板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包括:
拆卸内侧的轮辋时,无需轮毂隔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轻了反复拆卸轮毂隔圈时对轮毂上的内螺纹孔损伤,提高维修效率及延长轮毂内螺纹的使用寿命。轮辋基座和轮毂隔圈上加工的缺口,减轻了整个结构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轮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轮辋基座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轮毂隔圈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轮辋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示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轮辋1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915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