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隙控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176485.5 | 申请日: | 2017-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龚再清;姚杭杭;王浩;吕斌;熊增威;章贤华;章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3/75 | 分类号: | F16D13/75;F16D13/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控制 结构 | ||
1.一种间隙控制结构,包括离合器总成(1),所述离合器总成(1)包括离合器转轴(11)、主动摩擦片(12)、从动摩擦片(13)、离合器内毂(14)、离合器外毂(15)和复位弹簧(16),离合器内毂(14)铰接在离合器转轴(11)上,离合器外毂(15)焊接在离合器转轴(11)上,主动摩擦片(12)和从动摩擦片(13)交替套接在离合器内毂(14)上,主动摩擦片(12)和从动摩擦片(13)在离合器内毂(14)和离合器外毂(15)之间,主动摩擦片(12)的内齿与离合器内毂(14)的齿轮座(141)的外齿相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转轴(11)的上端套接有蝶形弹簧(2),蝶形弹簧(2)置于第一壳体(31)的第一轴承孔(311)内;所述离合器转轴(11)的上端通过第一轴承(41)套接在第一轴承孔(311)内,所述离合器转轴(11)的下端通过第二轴承(42)插套在第二壳体(32)第二轴承孔(321)内,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弹簧(2)的大端压靠在第一轴承孔(311)的底面上,蝶形弹簧(2)的小端压靠在第一轴承(41)的内圈的上端面(411)上,所述上端面(411)和碟形弹簧(2)的外表面上设有耐磨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从动摩擦片(13)之间设有一复位垫片(5),所述复位垫片(5)包括套接在主动摩擦片(12)上的保持环(51),保持环(51)的两侧壁上各固定有若干均布的轴向凸起的弹性片(52),弹性片(52)插套在离合器外毂(15)的内壁上的矩形槽(151)内,所述从动摩擦片(13)的外壁上均布成型有多个与矩形槽(151)相配合的矩形凸起(131),矩形凸起(131)插套在矩形槽(151)内,上侧的弹性片(52)压靠在上侧的从动摩擦片(13)的矩形凸起(131)上,下侧的弹性片(52)压靠在下侧的从动摩擦片(13)的矩形凸起(1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转轴(11)上固定有轴用卡圈(111)、插套有弹簧座(112)、复位弹簧(16)和环形活塞(18),复位弹簧(16)一端压靠在弹簧座(112)、另一端压靠在环形活塞(18),弹簧座(112)压靠在轴用卡圈(1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柴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64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雷器失效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质勘探用钻杆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