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与铝复合型电动车或摩托车碟刹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1578.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0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丁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金花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张安心 |
地址: | 317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电动车 摩托车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摩托车的轮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与铝复合型电动车或摩托车碟刹轮毂。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和摩托车碟刹轮毂配备铝轮或铁轮。铝轮采用铸造一体成型,成本很高,普通电动车和摩托车难以承受。铁轮加工需要经过轮圈成型,辐板冲压,中间套筒加工,碟刹盘锻造及整体焊接、清洗等繁琐工艺,成本相对于铝轮较低,但美观度较差。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轮毂制造企业在铁轮上盈利微薄,铝轮的项目又需要巨大资金且竞争同样激烈;因此,申请人研发出一种由铝材和铁材结合制成,使其生产成本降低,而且造型美观度较高的新轮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能够市场应用的铁与铝复合型电动车或摩托车碟刹轮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铁与铝复合型电动车或摩托车碟刹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铁材制成的轮辋、设置在轮辋内侧的轮辐以及成型在轮辐中央的车轴安装部,所述轮辐和车轴安装部均采用铝材一体成型;所述轮辋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联接部,所述轮辐与联接部结合为一体。
所述车轴安装部的一侧设置有碟刹安装座,车轴安装部的中央成型有贯通孔。
所述碟刹安装座的具体结构是:轮辐的中央向一侧延伸形成中部凸台和周围的三个以上的定位凸台;中部凸台的中央成型有所述贯通孔。
所述定位凸台的中部嵌装有螺接座,螺接座中央设置有内螺纹孔。
所述联接部是:轮辋内侧焊接有联接片,所述轮辐包覆联接片并结合为一体。
所述联接片的表面成型有若干个通孔。
所述轮辋包括槽底、胎圈座和轮缘,所述胎圈座设置在槽底的两个外侧,所述轮缘设置在胎圈座的两个外侧。
所述轮缘为外翻边或内翻边;所述槽底、胎圈座和轮缘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轮圈采用铁板焊接,轮辐及车轴安装部均采用铝材一次成型,成本更低且外观设计富有美感,比以往产品更质感分明,造型美观,设计空间更大,强度又可以替代以往的铁轮。
2、本实用新型的轮辐、碟刹座和车轴安装部采用模铝材一次成型的方式,相比传统铁轮需要经过辐板冲压,中间套筒加工,碟刹盘锻造及整体焊接、清洗等繁琐的工艺,成本优势明显,成型一步到位,从根本上提升了轮毂的制造工艺。
3、本实用新型的轮辋的槽底、胎圈座和轮缘为一体成型结构,槽底没有整圈的焊接缝隙,既适用于内部设置有内胎的普通轮胎,又适用于真空轮胎,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截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辐及车轴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联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轮缘内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轮缘外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8: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铁与铝复合型电动车或摩托车碟刹轮毂,包括铁材制成的轮辋1、设置在轮辋1内侧的轮辐2以及成型在轮辐2中央的车轴安装部4,所述轮辐2和车轴安装部4均采用铝材一体成型;所述轮辋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联接部,所述轮辐2与联接部结合为一体。
所述轮辐2和车轴安装部4均采用铝材一体成型,相比传统铁轮需要经过辐板冲压,中间套筒加工,碟刹盘锻造及整体焊接、清洗等繁琐的工艺,成本优势明显,一体成型一步到位。
如图3所示,所述车轴安装部4的一侧设置有碟刹安装座6,车轴安装部4的中央成型有贯通孔41。碟刹安装座6、车轴安装部4和轮辐2均一体成型,加工效率高,极为方便。避免了传统的碟刹安装座6另行锻打制造的过程。
所述碟刹安装座6的具体结构是:轮辐2的中央向一侧延伸形成中部凸台62和周围的三个以上的定位凸台61(如图5所示);中部凸台62的中央成型有所述贯通孔41。所述定位凸台61的中部嵌装有螺接座611,螺接座611中央设置有内螺纹孔。螺接座611也是在车轴安装部4模压成型的过程中预先嵌装的,安装方便。
所述联接部是:轮辋1内侧焊接有联接片5(如图3所示),所述轮辐2包覆联接片5并结合为一体。该设计使得轮辐2和轮辋1紧密结合,且成型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金花,未经丁金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15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