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红外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70464.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敢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S3/06 | 分类号: | H01S3/06;H01S3/08;H01S3/091;H01S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黄敏华 |
地址: | 417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晶体 波长激光 激发态 周期极化晶体 谐振腔 中红外激光器 泵浦激光器 中红外激光 激光 基态 跃迁 能级 波长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 激发态粒子 粒子数反转 输出 泵浦光 泵浦源 高效率 振荡 粒子 放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中红外激光器,其包括泵浦激光器、激光晶体、谐振腔以及周期极化晶体,激光晶体位于谐振腔内,泵浦源发出泵浦光并入射到激光晶体上,激光晶体的能级由低至高至少包括基态、第一激发态和第二激发态,激光晶体受激后发生粒子数反转并产生第一波长激光和第二波长激光,第一波长激光为从第二激发态到第一激发态粒子跃迁产生的中红外激光,第二波长激光为从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粒子跃迁产生的激光,激光进入周期极化晶体进行振荡放大后输出;通过设置泵浦激光器、激光晶体、谐振腔以及周期极化晶体,提高了波长转换效率和激光的功率密度,从而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中红外激光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红外激光器。
背景技术
红外光指的是波长范围从0.7μm至500μm的光,具体可细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光三个区域;其中,中红外光是指位于2~ 5μm中红外波段的激光。中红外光位于大气“透明窗口”,处于大多数军用探测器的工作波段,可以进行战术导弹尾焰红外辐射模拟、人眼安全的激光雷达、激光定向红外干扰等军事用途。在民用领域可用于遥感化学传感、空气污染控制,它还可以用于新一代激光手术,使血液迅速凝结,手术创面小、止血性好(水分子在3μ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峰)。此外,采用2~5μm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1.55 μm作为光纤通信工作波长也是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由于材料的Rayleigh散射与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采用2~5μm作为工作波长可以有效降低光纤损耗,增加无中继通信的距离。因此,研发中红外波段的激光器对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现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中红外激光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中红外激光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中红外激光器,其包括泵浦激光器、激光晶体、谐振腔以及周期极化晶体,所述激光晶体位于所述谐振腔内,所述泵浦激光器发出泵浦光并入射到所述激光晶体上,所述激光晶体的能级由低至高至少包括基态、第一激发态和第二激发态,所述激光晶体受激后发生粒子数反转并产生第一波长激光和第二波长激光,所述第一波长激光为从所述第二激发态到所述第一激发态粒子跃迁产生的中红外激光,所述第二波长激光为从所述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粒子跃迁产生的激光,所述激光进入所述周期极化晶体进行振荡放大后输出。
还包括设于所述激光晶体和所述周期极化晶体之间的第一滤波片,所述第一滤波片镀有高反膜及增透膜。
还包括紧贴所述周期极化晶体远离所述泵浦激光器的一端的第二滤波片,所述第二滤波片镀有高反膜及增透膜。
所述谐振腔包括第一腔镜和第二腔镜,所述第一腔镜的面向所述谐振腔内部的表面上镀有反射所述第一波长激光和第二波长激光的高反膜,所述第二腔镜上镀有将所述第一波长激光和第二波长激光耦合输出的膜系。
所述激光晶体的端面镀有对泵浦光和激光增透的增透膜。
所述周期极化晶体的形态为块状结构或波导结构。
所述周期极化晶体为周期极化铌酸锂晶体或周期极化磷酸氧钛钾晶体。
还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周期极化晶体的两端的输入镜和输出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中红外激光器,通过设置泵浦激光器、激光晶体、谐振腔以及周期极化晶体,提高了波长转换效率和激光的功率密度,从而获得高效率高质量的中红外激光输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未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70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