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调控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5962.1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3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庄吴钏;李叔明;彭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王建平 |
地址: | 5239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量调控 控制组件 出风量 进风量 电连接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 汽车空调 组件包括 调控板 通孔 汽车空调技术 乘车 电源输出端 调控面板 供应电源 空调风量 风量 空调 调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调控板组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有第一通孔,还包括连接于面板并嵌于第一通孔内的电连接器组件及用于调整空调风量的风量调控组件;所述风量调控组件包括用于控制进风量的第一控制组件及用于控制出风量的第二控制组件;有益效果:通过在空调调控面板安装电连接器组件和风量调控组件,风量调控组件包括用于控制进风量的第一控制组件及用于控制出风量的第二控制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满足控制进风量和出风量的要求,实现多种方式调控风量,满足不同乘车者的需求,而且还提供多个供应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进一步满足乘车者的不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调控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内部空调的调控方式是:调整出风口叶片的倾斜角度,实现风量大小的改变,但是这种调节方式比较单一,很难调整合适的风量满足不同乘车者的需求,另外汽车内部的电源插头分布不均匀,不能满足车内乘车人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调控板组件,实现多种风量调节方式,改变风量的大小,满足不同乘车者的需求,并且在空调调控板设有车载电源,进一步方便乘车者的充电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空调调控板组件,包括面板,所述面板设有第一通孔,还包括连接于面板并嵌于第一通孔内的电连接器组件及用于调整空调风量的风量调控组件;
所述风量调控组件包括用于控制进风量的第一控制组件及用于控制出风量的第二控制组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面板连接的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包括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
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和风量调控组件均显露出中间连接件的一侧;
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嵌于第二通孔内;
所述风量调控组件嵌于第三通孔内;
中间连接件的另一侧与面板抵触。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盖合第二通孔的遮盖件,所述遮盖件枢接于中间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风量调控组件还包括用于容置第一控制组件及第二控制组件的壳体,壳体包括一个上下贯穿的底壳和两个上筒体,两个所述上筒体的一端均装设于底壳内,两个上筒体互相扣接,每个所述上筒体设有风孔,风孔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拨动轮、第一传动件及位于风孔内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一拨动轮转动设置于上筒体,所述第一叶片转动连接于上筒体,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一拨动轮和第一叶片,第一拨动轮经由第一传动件驱动第一叶片启闭风孔的进风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拨动轮设置于两个上筒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拨动件及若干第二叶片,第二叶片转动连接于上筒体内,第二拨动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叶片,第二拨动件的另一端突伸出上筒体,第二叶片设于风孔内,第二叶片用于启闭风孔的出风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第二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叶片均转动连接于第二调节件。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第二叶片彼此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拨动件的上端部套设于其中一个第二叶片的外部;
第二拨动件带动第二调节件移动,第二调节件带动其他第二叶片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5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合式稳定杆衬套
- 下一篇:一种双排座卡车的空调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