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2879.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9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伟;卢俊龙;崔治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利欧华能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1D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芯部件 泵盖 定位结构 双壳体泵 透平 缠绕垫 内止口 本实用新型 外止口 加工 筒体 流体机械设备 螺栓 安装方便 挤压变形 密封效果 筒体内部 位置相对 止口配合 封装 体内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涉及一种流体机械设备。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包括:内芯部件、泵盖、筒体和缠绕垫组;内芯部件装于筒体内部,泵盖通过螺栓装于筒体上,并将内芯部件封装于筒体内;在泵盖与内芯部件之间装有缠绕垫组;泵盖与内芯部件上分别加工有止口配合。泵盖上加工有内止口。内芯部件上加工有与内止口位置相对的外止口,并相互配合。缠绕垫组置于内止口与外止口之间,通过挤压变形后达到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安装方便、快捷,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涉及一种流体机械设备,多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广泛应运于炼油、石油化工、煤制油、煤化工、天然气加工、多晶硅、铂重整、供暖等各类装置中液体的输送,适合输送各种清洁或含有微量固体颗粒的、中性或有腐蚀性的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双壳体泵或透平内芯部件定位结构常用的结构为泵盖外止口,内芯部件内止口。通过止口配合在泵盖与内芯部件之间加3组金属缠绕垫,压缩垫受到巨大的挤压时向外扩张,这种扩张的力足以将内芯部件分离。内芯部件的内外两侧存在巨大的压力差,此时内芯部件产生分离(由于应用工况多为高温,因此内芯部件之间不加密封垫,内芯部件上下蜗形体之间密封为纯金属面密封,金属面通过平面磨床加工),即使分离缝隙很小,筒体与内芯部件之间的高压液体也将会高速的泄露至内芯部件中,并且缝隙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泵关键部件的冲蚀,降低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长期运行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在内芯部件加装一整体的环来阻止力传递到内芯部件。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密封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内芯部件定位结构的双壳体泵或透平包括:内芯部件、泵盖、筒体和缠绕垫组;内芯部件装于筒体内部,泵盖通过螺栓装于筒体上,并将内芯部件封装于筒体内;在泵盖与内芯部件之间装有缠绕垫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泵盖与内芯部件上分别加工有止口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泵盖上加工有内止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芯部件上加工有与内止口位置相对的外止口,并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缠绕垫组置于内止口与外止口之间,通过挤压变形后达到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首先将内芯部件先放入筒体内,然后安装泵盖,筒体与泵盖通过螺栓把紧保证泵内外部密封;泵盖压紧过程中,泵盖与内芯部件止口配合(泵盖内止口,内芯部件为外止口),巨大的压紧力使泵盖-缠绕垫-内芯部件三者之间产生密封,逐渐将缠绕垫组压到理论尺寸,压紧过程中垫片向四周产生扩散的力(当缠绕垫受到挤压时,向外侧(泵盖内止口)及内侧(内芯部件外止口)产生巨大分力,这种力对内芯部件有向内压紧的作用,防止泵盖螺栓把紧时内芯部件的上下两部分产生分离),由于本结构内芯部件为外止口,此种力只会将内芯部件越压越紧,因此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泵盖内侧加工内止口,内芯部件外侧加工外止口,内外止口结合缠绕垫组,使得密封效果更佳;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解决了原有定位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安装方便、快捷,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利欧华能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利欧华能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2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润滑型水环式真空泵
- 下一篇:改进的燃煤电厂用烟气脱硫循环泵机械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