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管及具有其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730.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4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颜家桃;王晨光;陈必奎;谢镇洲;蔺维君;何国栋;谢蓉;韩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2 | 分类号: | F28F1/42;F28F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吕战竹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具有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很多工业生产中以及日常生活中均需涉及到热量交换,如空调用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在空调机组中,例如家用冷暖机或商用热泵机组中,尤其是大型水冷机组中,通常是蒸发器中采用蒸发换热管,冷凝器中采用冷凝换热管,由于蒸发换热和冷凝换热的原理不同,蒸发换热管和冷凝换热管的结构也不同。然而,当制热和制冷工况切换时(即蒸发换热管用于冷凝换热,冷凝换热管用于蒸发换热),由于换热管的换热机理不同,因而在另一种工况下换热效率低下,导致空调机组的换热效率下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管,其能有效解决制热和制冷工况切换后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管,包括管体,其中,在所述管体的外壁面上设有外翅,至少一部分外翅的自由端设有尖角部,用于在冷凝换热时刺破液膜,至少一部分外翅与所述外壁面的连接处设有凹陷部,用于在蒸发换热时降低液体中形成气泡所需的活化能。
优选地,所述尖角部的凸伸方向为沿着所述管体的径向向外;
和/或,所述凹陷部的凹陷方向为朝向所述外翅的内部;
和/或,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外翅的一侧、两侧或多侧。
优选地,所述尖角部具有沿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的尖刃;
和/或,所述凹陷部包括凹穴和/或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陷部的横截面轮廓包括弧形、V形和/或U形。
优选地,所述弧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圆弧半径R=0.05~0.2mm;
和/或,V形或U形横截面轮廓的凹陷部的深度不超过1mm。
优选地,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至少一部分外翅在从根部延伸到自由端的过程中逐渐收缩。
优选地,逐渐收缩的外翅按照锥度角γ收缩,其中,γ=1~30°。
优选地,至少一部分外翅包括并列的第一尖角部和第二尖角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尖角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尖角部的高度;
和/或,所述第一尖角部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尖角部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尖角部与所述第二尖角部的高度差为0.05~0.5mm;
和/或,所述第一尖角部与所述第二尖角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到所述第二尖角部顶端的高度距离为0.2~0.5mm。
优选地,第一尖角部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尖角部的第一侧面中的至少一者为曲面,其中,第一尖角部的第一侧面与第二尖角部的第一侧面互相面对;
和/或,所述第一尖角部和所述第二尖角部在所述管体的周向上并列地布置。
优选地,所述外翅在所述管体的周向上的总宽度为0.2~0.6mm,总高度为0.5~1.5mm;
和/或,在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外翅之间的距离为0.2~0.5mm;
和/或,在所述管体的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外翅之间的距离为0.3~0.8mm。
优选地,在所述管体的两端包括光段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其包括前面所述的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的管体外壁面上设有带尖角部的外翅,并在外翅的根部设置凹陷部,从而一方面能够在冷凝换热时有效刺破液膜而降低热阻,另一方面又能在蒸发换热时有效降低液体中形成气泡所需的活化能,从而保证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下的换热效率,解决工况切换后换热效率下降的问题。
进一步地,通过在外翅上设置高度不同的第一尖角部和第二尖角部,还能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因损失外翅而导致的换热能力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换热管的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换热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换热管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换热管的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换热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换热管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生物发酵饲料的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饲料加工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