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旋压缩机、节流结构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7269.1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9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肖汕;康小丽;江国彪;胡余生;单彩侠;刘韵;刘双来;李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8/02 | 分类号: | F04C18/02;F04C29/02;F04C23/02;B60H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旋 压缩机 节流 结构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节流结构及空调器,其中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机壳及机头盖,机壳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机头盖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回油腔;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设置在机壳内,静涡旋盘上设置有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的第二吸气口以及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二排气口;电机和转轴设置在机壳内,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并带动动涡旋盘转动,支架的第一轴承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机壳的第二轴承腔中设置有第二轴承;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通排气回油腔和第二轴承腔的过流通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机壳底部轴承的润滑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节流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新能源发展趋势,卧式电动涡旋压缩机在市场不断涌现。汽车空调电动涡旋压缩机常见采用油雾润滑方式,润滑效果差。采用油雾润滑的电动涡旋压缩机运行中会出现如下问题:
一般电动涡旋压缩机会在容纳电机的空腔内(即吸气低压区)储存一定的润滑油,压缩机的润滑依靠运行吸气过程中冷媒经过储油区携带润油或冷媒循环中携带油气对泵体及摩擦副的润滑,润滑及油膜密封效果差。对此,专利CN100344879C在动盘、静盘、支架上分别开设引油通道结构,将背压腔与排气高压油区相互连通,随动涡旋盘运转一周,动静涡旋盘和支架的引油通道导通一次,间歇将高压油引到背压腔润滑轴承并对背压腔压力进行调节。另一专利CN102308093A在动盘、静盘、支架上也提出了另一种通道结构使压缩室与背压室连通,向背压室供气或少量供油,以调节背压室压力及改善动涡旋盘运转中的润滑及密封性能。而专利CN102116298A认为CN100344879C提出的引油通道对动涡旋盘轴承润滑效果仍差,提出在动涡旋盘、静涡旋盘上改进油通路结构。
上述专利利用压差,将高压油引到背压腔,润滑支架和动盘上的轴承。但对于机壳底部的轴承,仅依靠吸气冷媒中携带的油雾润滑,尤其在高速运转时,机壳底部轴承的润滑更差。机壳底部轴承存在润滑效果差的问题。
另外,压缩机运转时,经泵体压缩排出的冷媒气体中含有冷冻油,在通过排气油分离器时,冷媒中的冷冻油被油分离器分离后积聚在高压排气通道底部,分离的冷冻油若不能及时返回到压缩机内的储油区中,高压排气通道底部的油越积越多。过多的冷冻油积满在排气通道上,仍会被冷媒带离压缩机并进入制冷系统中,此时油分离器分离效果大大降低,甚至会失去油分离的作用,造成压缩机排油率大的问题,也使系统制冷性能变差。试验验证,压缩机内排气通道上被分离出来的高压冷冻油回油不畅时,会在排气腔底部积聚大量,且压缩机排油率也增大。灌注一定油量的压缩机,当排气通道上分离出来的高压油不能及时返回压缩内储油区且排油率油大时,长期运行会造成压缩机缺油,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节流结构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机壳底部轴承的润滑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机壳及与机壳连接的机头盖,机壳上设置有第一吸气口,机头盖上设置有第一排气口和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排气回油腔;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设置在机壳内,静涡旋盘上设置有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的第二吸气口以及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的第二排气口;支架,设置在动涡旋盘朝向第一吸气口的一侧;电机和转轴,设置在机壳内,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的第一端穿入支架并带动动涡旋盘转动,转轴的第一端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容纳在支架的第一轴承腔中,转轴的第二端和机壳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容纳在机壳的第二轴承腔中;其中,涡旋压缩机还包括连通排气回油腔和第二轴承腔的过流通路,过流通路包括设置在机头盖内的第一引流通道、设置在静涡旋盘上的第二引流通道、连通第二引流通道和第一轴承腔的第三引流通道以及设置在转轴中的第四引流通道,第四引流通道连通第一轴承腔和第二轴承腔。
进一步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三引流通道通过第一连通通道与第一轴承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7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开裂的钢包座砖
- 下一篇:一种锁体装配储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