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插式插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4562.2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科科;李强;姚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新北洋正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27/00;H01R12/71;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6 | 代理人: | 刘国伟,冷文燕 |
地址: | 2642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插式 插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的滑插式插接件。
背景技术
插接件为有源电器之间的连接器件,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等。使用插接件可简化电子产品的装配流程,适于批量化生产。在设计新产品时,可提高设计的灵活性,便于新产品元部件各个单元的连接。如果某电子元部件失效,装有接插件时可以快速更换失效元部件。装有插接件的电子产品便于元部件的升级,用更完善的元部件代替旧的元部件更易操作。
然而,现有的插接件一般都局限于某一种信号的传输,如用于供电的插接件仅用于供电,用于某一种协议信号传输的插接件仅适用于一种特定的信号。技术的日新月异,PCB板(印刷电路板)上可出现各种信号,为了各个信号的传输则需要将不同的插接件连接到PCB板,增加工作难度,也不便于后期的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期望提出一种多用途的滑插式插接件,将分离式的插片、弹片和一体式的导联片集于一体,可适用于各种串联协议和并联协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插式插接件,包括主体、插片、弹片和导联片,
所述主体上设有插片槽、弹片槽和贯通的导联片孔,所述插片槽和弹片槽为半通槽;所述插片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插片槽内,插接端延伸出所述插片槽,
所述弹片固定在所述弹片槽内,其包括两片相连的第一叶片,两片所述第一叶片之间形成第一夹缝;
所述导联片固定在所述导联片孔内,其插头端延伸出所述导联片孔,插口端包括两片相连的第二叶片,两片所述第二叶片之间形成第二夹缝;
所述插片、弹片和导联片均连接有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片的插接端与所述导联片的插头端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插片槽平行排列在所述主体的同一侧,多个所述弹片槽平行排列在所述主体的同一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插片槽的数量为4个,所述弹片槽的数量为4个,所述导联片孔的数量为5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主体的两端延伸出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插针孔,所述插针孔内固定有插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片的插接端与固定端平行,通过与所述插接端和固定端垂直的连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滑插式插接件,插片和弹片不连接,分离式的插片和弹片可适用于PCB板间连接点的串联,一体式的导联片可适用于PCB板间连接点的并联,将串联与并联功能集于一身,在有限的空间可实现更多连接点的连接,适用于各种信号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插式插接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插式插接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插式插接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两个滑插式插接件的连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个PCB板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插式插接件,包括主体1、插片2、弹片3、导联片4和插针5,可方便的焊接到PCB板上,实现不同PCB板之间的连接。
主体1为其他各个部件的支撑,由绝缘材料制成,其材料可选用聚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等。本实施例的主体1为长方体,便于安装在PCB板上,根据实际需求,也可设计为其他形状。
主体上设有插片槽11、弹片槽12和贯通的导联片孔13。插片槽11为半通槽,多个插片槽11平行排列在主体1的同一侧,每个插片槽11内固定一个插片2。弹片槽12为半通槽,多个弹片槽12平行排列在主体的同一侧,每个弹片槽12内固定有一个弹片3。导联片孔13为贯通孔,每个导联片孔13内固定有一个导联片4。
本实施例中,插片槽11和弹片槽12位于主体1相对的两侧,使得插片2和弹片3相对设置,这样便于多个滑插式插接件的连接。插片2和弹片3在主体1的内部不连接,以实现各个PCB板之间的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新北洋正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新北洋正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4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