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21415.X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1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姜燕;张宏;方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561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腕固定板 固定板 固定扣 连接板 置管 动脉 本实用新型 定位装置 魔术贴 粘带 底部活动 连接片 手臂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手腕固定板,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手腕固定板、第一魔术贴粘带和第二魔术贴粘带配合,解决了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置管是心脏外科手术实施有创血压监测最常用的方法,动脉置管在围术期的通畅性是有效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的重要保证,但在临床工作中,动脉置管常用于桡动脉,由于低龄患儿的配合差或成人无意识的腕部的弯曲,使得桡动脉置管容易出现打折、移位以及血栓的形成,致使围术期不能充分实现有创血压的监测,此外,目前常用的单纯腕部捆绑式束缚带,容易影响桡动脉置管的位置并影响对置管情况的观察,中国实用新型CN202408876U中提出了一种桡动脉置管固定装置,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手掌前臂托板可以保证手掌和前臂在同一平面,但无法保证手掌不会相对前臂左右移动,该实用新型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具备可以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且方便用户活动手臂和手指的优点,解决了不仅不方便手臂和手指的活动,而且不能较好的对动脉置管进行定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脉置管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腕固定板;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手腕固定板,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扣,所述第二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扣,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和第二手腕固定板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软垫,所述第一固定板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粘带,所述第二固定板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且对应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粘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带和第二魔术贴粘带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粘钩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粘带和第二魔术贴粘带的背面且位于粘钩层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织物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活动连接在第二手腕固定板顶部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手腕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活动连接在第二手腕固定板顶部的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21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