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升机天轮滑动轴承无电源自动润滑供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6366.2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富强;张晓明;刘贺伟;赵志刚;蔚少峰;马一春;蔺志泽;张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23/00 | 分类号: | F16N23/00;F16N1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机天轮 滑动 轴承 电源 自动 润滑 供油 装置 | ||
为了简单、可靠、自动地提供滑动轴承润滑,减少天轮轴瓦异响、温度高和烧瓦等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提升机天轮滑动轴承无电源自动润滑供油装置,游动轮的每个半铜瓦各配一套;利用天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为驱动力,装置中的活塞将润滑脂泵送至铜瓦中,根据天轮运转周期,自动、定量、连续地对滑动轴承供油,达到了良好的润滑效果。构成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安全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领域所使用的提升机,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机天轮滑动轴承无电源自动润滑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提升机目前大量应用于矿山领域,是矿山提升运输的关键设备。
天轮是落地式提升机的关键部件,且是提升系统中受力最大的部件,而目前的天轮大多数采用铜瓦结构,其润滑的及时性、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天轮的运转,从而影响到整个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提升机存在重载化、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提升机及天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是由游动轮和固定轮两部分构成,游动轮通过铜瓦滑动轴承和天轮轴联接,游动轮的铜瓦和天轮轴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因此其滑动轴承的润滑必须要到位。天轮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行,关键在于滑动轴承能否正常运行。滑动轴承的润滑一般靠铜瓦与天轮轴形成的油膜来润滑。
以往采用的是注油人工加油润滑的方式,要求在提升机停机后人工定期定量加油。由于天轮位置处在高空中远离地面,维护不便,人员劳动强度大,操作危险,因而经常导致加油不及时,润滑不足,设备运行中常出现润滑失效,导致天轮轴承异响、磨损、瓦温高、烧瓦等事故,严重危及设备安全运行。
目前其他天轮润滑的方案主要有:采用电动润滑泵的干油润滑系统,需要将天轮轴加工为空心轴,难度大,方案复杂,造价高,且无法在现有天轮装置上升级改造,难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提供一种提升机天轮滑动轴承无电源自动润滑供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机天轮滑动轴承无电源自动润滑供油装置,包括油桶,油桶通过吸油单向阀与活塞缸体连接,活塞缸体内设有复位弹簧和活塞杆,活塞杆下端设有重物块,活塞缸体的出油口设有出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输出的油脂通过管道与滑动轴承的铜瓦油道连接。
所述油桶内部设有加压盖,加压盖下部设有加压弹簧,油桶的顶部设有注油口。
所述吸油单向阀包括吸油钢球锥座、吸油钢球和吸油托架,所述吸油单向阀旋入活塞缸体右侧螺纹孔内。
所述出油单向阀包括吸油钢球锥座、吸油钢球和吸油托架,所述吸油单向阀旋入活塞缸体左侧螺纹孔内。
所述活塞缸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油桶上,并用密封圈密封连接处。
所述活塞缸体左侧的出油单向阀的出油口处设有卡套接头,卡套接头通过管道与滑动轴承铜瓦油道入口连接。
所述活塞缸体通过螺栓与油桶固定连接。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1.该装置以天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为驱动力,无需其他动力源;
2.装置采用了活塞杆在活塞缸体内的往复运动实现了排油和吸油动作,可以无限循环。相比其他的棘刺、簧片等方案活塞只能单方向运动,行程结束时需要人工复位,本方案无需人工复位;
3.供油装置正常供油时,提升机无需停机;
4.装置采用了吸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实现止退作用,对比于其他的簧片、卡槽、凸轮等实现止退作用的机械结构来说简便,能够使得装置制作中机加工过程工艺变得简易,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重自动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63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医学科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牙科CT的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