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极柱和端极柱套感应电加热熔接装置及自动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3839.3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6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特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3/01 | 分类号: | B23K13/01;B23K37/00;H01M2/30;H01M10/12;G01B21/08;B23K10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极柱 端极柱套 感应电 加热 熔接 装置 自动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极柱和端极柱套感应电加热熔接装置及自动生产线,包括热熔接装置本体,热熔接装置本体包括同轴设置的顶升机构一、锥形模具和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安装顶板、两个感应电加热机头和两个感应电加热线圈;两个感应电加热线圈能分别位于两个锥形模具的正上方,且两个感应电加热线圈的高度相等。本实用新型采用感应电加热熔化工件,稳定了熔化温度,简化了结构,安全性能提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重要的是,电池工件焊接后端极柱的高度一致性好,合格率高。通过对感应电加热线圈面积、电流大小以及感应电加热线圈加热高度的控制,进而使电池工件在焊接后的端极柱高度得到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端极柱和端极柱套感应电加热熔接装置及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的组装生产过程中,位于电池盖上的端极柱套与电池上的端极柱连接采用人工或设备明火焊枪烧焊焊接。焊接过程中,火焰控制困难,加热温度可控性不好,严重影响烧焊后熔接效果。
传统的火焰焊枪,如图1所示,在烧焊端极柱42和端极柱套41的焊接过程中,加热熔化主要采用天然气和氧气混合后燃烧的火焰,包括气体混合部51、火焰升降装置52和喷火装置54。
由于对两个端极柱的焊接高度要求严格,也即焊接后,两个正负极端极柱的高度要求一致,若超过设定要求,整个铅酸蓄电池将会判定为不良品,在后期,需要进行补焊等操作。而上述火焰焊枪中的火焰控制困难,加热温度可控性不好,故而对焊接高度控制困难。
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为克服这项难题,在火焰焊枪的中心设置有火焰加热芯棒55。烧焊端极柱和端极柱套时,在伺服电机等火焰升降装置52的驱动下,模具53先对准待焊接的电池工件;接着,天然气和氧气混合后燃烧的火焰先对火焰加热芯棒加热,然后,高度下降,火焰加热芯棒通过模具的中心孔,与端极柱或端极柱套相接触加热,使端极柱及端极柱套均匀加热并熔化;火焰加热芯棒高度继续下降直至设定高度,也即通过火焰加热芯棒的下降高度来保证端极柱的焊接高度。
上述火焰加热芯棒的使用,与纯火焰焊接相比,端极柱焊接后的高度的合格率确实有所提升,但仍然不高。具体原因为:由于火焰加热芯棒与端极柱及端极柱套表面接触,当加热完成后,火焰加热芯棒及火焰上升,模具冷却成型。然而,火焰加热芯棒上升过程中,会将还未冷却的端极柱及端极柱套的熔化液带走,且熔化液带走量不易控制,从而使电池工件在焊接后的高度变得难以控制,且整体高度偏矮。
另外,天然气和氧气混合后燃烧的火焰系统需要复杂的气路控制系统,配线配管复杂,要求高。进一步,火焰温度、大小受外部变化影响较大,无法保证恒定的火焰温度和大小,安全系数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端极柱和端极柱套感应电加热熔接装置,该端极柱和端极柱套感应电加热熔接装置采用感应电加热熔化工件,稳定了熔化温度,简化了结构,安全性能提高,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重要的是,电池工件焊接后端极柱的高度一致性好,合格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端极柱和端极柱套感应电加热熔接装置,包括热熔接装置本体,该热熔接装置本体用于电池工件的热熔接,电池工件包括两个端极柱和位于电池盖上的两个端极柱套,当电池盖盖合后,端极柱套套设在对应端极柱的外周。
热熔接装置本体包括同轴设置的顶升机构一、锥形模具和加热机构。
顶升机构一用于将电池工件进行顶升。
加热机构包括安装顶板、两个感应电加热机头和两个感应电加热线圈;安装顶板高度能够升降,两个感应电加热机头均垂直连接在安装顶板底部,每个感应电加热机头底部各固定一个感应电加热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特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特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3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区污水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供富氧新风的阳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