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丝辅助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3624.1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佑祥;江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江裕华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辅助夹紧装置 夹紧件 驱动元件 协同操作 支撑件 弹簧 血管介入手术 本实用新型 导管控制器 导管导丝 可拆卸的 上下移动 控制器 上端 辅助夹 压紧块 导管 夹紧 竖直 松开 微创 机器人 放松 支撑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丝辅助夹紧装置,属于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技术领域。导丝辅助夹紧装置(2)可拆卸的安装于导管控制器主体(1)上,所述的导丝辅助夹紧装置(2)包括支撑件(220)、夹紧件(230)和驱动元件;所述夹紧件(230)通过弹簧(240)支撑设置在支撑件(220)中,弹簧(240)通过驱动元件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对导丝进行夹紧或松开,夹紧件(230)的上端具有压紧块(231),且解决现有机器人难以完成对导管和导丝协同操作的难题,通过导丝辅助夹紧装置对导丝的辅助夹紧或放松,从而可配合导丝控制器完成对导管导丝的协同操作控制,满足手术的各种操作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导丝辅助夹紧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一种导丝辅助夹紧装置可以用于造影、微创血管介入手术虚拟现实手术培训及手术实际操作中。
背景技术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目前世界人口的一大死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疾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有167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所有疾病死亡率的29.2%,每年我国900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就有250万人死亡。
心脑血管微创介入疗法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借助于介入导管沿血管的管腔到达较远的病变部位,如冠状动脉、脑部、肝脏和肾脏的血管内,然后对病变部位实行微创治疗的一种新兴医疗手术。在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借助基于X射线的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的导引来完成手术,医生虽然配备含铅防护服,但是仍然无法保护医生的上肢和头部不受X射线辐射;且由于血管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往往需要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环境中操作,医生的累计辐射量大;而且长时间穿着沉重的含铅防护服,加大了脊柱的压力负荷,已有较多报道显示血管介入医生的甲状腺癌、放射性晶状体损伤、腰椎病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学科的医生。全国从事血管腔内治疗操作的医护人员约70万人,全国每年进行血管腔内治疗超过一千万台次,与X射线相关的职业损伤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严重威胁着医生的健康状况和血管介入治疗学的长远发展。借助机器人技术进行导管、导丝遥操作的手术方法能够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可以大幅提高手术操作的精度与稳定性,同时能有效降低放射线对主刀医生的伤害,降低术中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心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机器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逐渐成为各国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重点研发对象。
目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要采用主从端操作结构,以将医生与放射线隔离,如天津理工大学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10206956.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主从微创血管介入手术辅助系统从操作器装置,它包括轴向推送单元、旋转单元、夹取单元、手术导管、操作力检测单元和倾角可调底座,其工作方法包括信号检测、传递、处理、动作。优越性在于:可以模仿医生的介入操作动作,操作精度高,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可以保证不同的接受治疗者或者不同的介入位置均能调整到操作者所期望的角度。又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10510169.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主从式遥操作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包括主端操控机构、从端推进机构、PMAC控制器;主端操控机构作为医生的操作端;从端推进机构作为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在手术室内代替医生把持导管,完成导管的运动功能;PMAC控制箱用来实现主端操控机构与从端推进机构间的信息传递,从而使从端导管推进机构按照主端操控机构的运动信息进行运动,其采用主从遥操作方式辅助医生实施手术,从端推进机构实现导管的轴向进给和周向旋转运动。
上述方案是国内对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较为先进的研究,但它们都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1)只能单独推送导丝或导管,不能在手术过程中协同推送导管和导丝,不能完全模拟医生的操作动作,并且在一些需要导丝导管同时配合前进的部位难以操作,进而造成操作精度低、手术效率低下、对医生的辅助程度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导管和导丝控制器结构复杂,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影响操作精度;(3)导管导丝的拆装不方便,不易于手术中更换导管导丝,不方便对导管、导丝和接口进行消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江裕华,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佑祥;江裕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3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透用血透管固定保护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丝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