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9723.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谭木星;冷严;杨波;唐杰;赵吉强;王维;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888 | 分类号: | B60N2/88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余锦曦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后 自动 调节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在行驶途中,后脑与头枕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这样,追撞时能起到对颈部的缓冲作用。
因为人的身材不同,所以人坐在座椅上,头枕与人后脑的距离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对头枕进行调节。但是,现有的头枕不管是手动调节头枕还是自动调节头枕,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操作起来并不方便,所以,绝大多数人往往会疏忽这点。并且人在汽车行驶途不可能一直保持相同的坐姿,所以,人的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也是变化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该座椅能自动调整头枕与人后脑之间的距离,使人的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安全范围内,无需人工操作,智能化程度高。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头枕前后自动调节座椅,设置有座椅靠背和头枕,其特征在于:该座椅靠背设置有支撑部和转动部,该支撑部的底部与座椅盆铰接,该支撑部的顶部在铰接点a处与转动部相铰接,所述头枕固定在所述转动部上;
所述支撑部中设置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部前后转动,所述驱动装置通过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该开关电路的通断由距离传感器控制,该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头枕上,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人头部与头枕之间的距离。
采用上结构,距离传感器能检测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大于安全距离,则距离传感器会输出低于参考电压值的电压,此时,驱动装置会驱动转动部带动头枕向前转动,使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轴驱动电机,该双轴驱动电机的两个转轴分别驱动两个传动机构转动,两个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两内侧,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带动转动部前后转动,所述双轴驱动电机经开关电路与电源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位于支撑部左右两侧的传动机构能驱动转动部整体转动,增强支撑部与转动部之间的整体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箱和滚丝丝杆,该齿轮箱中的连接轴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齿轮箱驱动滚丝丝杆转动;
所述支撑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滚丝丝杆相配合的位移滑块,该位移滑块所在的所述支撑部的侧壁上开有弧形限位孔,所述位移滑块设置有连杆,该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位移滑块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弧形限位孔与转动部活动连接,所述弧形限位孔圆弧段的圆心为所述铰接点a
采用上述结构,转轴带动蜗轮沿竖直方向转动,蜗杆驱动丝杆水平转动,水平转动的滚丝丝杆驱动位移滑块上下移动。从而位移滑块带动转动部沿弧形限位孔上下移动,使转动部发生向前转动,从而使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设置有第一电压比较器,该第一电压比较器U1的同相输入端经第一电阻连接电源,同相输入端还经第二电阻接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
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经第三电阻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中。
采用上述结构,当人的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距离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会减小,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第一继电器的常开开关闭合,驱动装置的供电回路导通,驱动装置得电驱动所述转动部向前转动,直到头枕与人后脑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其中,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椅盆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感应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感应器分别位于所述位移滑块的移动路径的最高位置处和最低位置处,所述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发射器设置在所述位移滑块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发射极经第四电阻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还经第五电阻接地,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9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域用电网络在线开关调制数字通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伸缩新型汽车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