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6020.0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1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闫超;杨勇;崔雪刚;李强;王军涛;张晓芳;赵夏莉;张研洁;张百林;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2 | 分类号: | B66F7/02;B66F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0461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拉绳 收卷轮 建筑施工 载物板 物料提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 导绳环 定滑轮 绕接 绳扣 提升运输 支撑顶杆 上表面 支撑板 转动杆 贯穿 导轨 底端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支撑顶杆、支撑板、一号刚性拉绳、二号刚性拉绳、载物板、导轨和收卷轮,收卷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底端,一号刚性拉绳的一端通过一个绳扣与载物板的右端上表面相连接,一号刚性拉绳的另一端绕接于一个定滑轮后,贯穿一个导绳环后与收卷轮相连接,二号刚性拉绳的一端通过另一个绳扣与载物板的左端上部相连接,二号刚性拉绳的另一端绕接于另一个定滑轮后,贯穿另一个导绳环后与收卷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能够平稳的对物料进行提升运输,能够有效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的快速建设,我国每时每刻都有高楼大厦正在建设,而在建设工程的时候,往往需要先架设脚手架等准备工作,但是想要平地起高楼,在建设的前期往往需要人力搬运并进行安装,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工作效率低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工人而言是十分劳累的,而对于企业而言,则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影响建设作业,同时一般的物料提升设备往往组装麻烦,改装更加繁琐,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物料提升装置,包括支撑顶杆、支撑板、一号刚性拉绳、二号刚性拉绳、载物板、导轨和收卷轮,所述支撑顶杆固定焊接架设在导轨的顶端;所述支撑顶杆的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方式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支撑顶杆的中部上表面固定架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顶杆的中部下表面对称固定焊接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呈水平方向设置且固定焊接设置在支撑杆的底端;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上表面均对称设置有定滑轮;所述收卷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底端;所述导轨上开设有滑槽;所载物板的两端均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载物板的两端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绳扣;所述一号刚性拉绳的一端通过一个绳扣与载物板的右端上表面相连接,一号刚性拉绳的另一端绕接于一个定滑轮后,贯穿一个导绳环后与收卷轮相连接;所述二号刚性拉绳的一端通过另一个绳扣与载物板的左端上部相连接,二号刚性拉绳的另一端绕接于另一个定滑轮后,贯穿另一个导绳环后与收卷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采用正反转伺服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的顶端驱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顶杆的下表面还对称固定焊接架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绳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卷轮与导绳环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刚性拉绳绕接与收卷轮上的方向与所述二号刚性拉绳绕接与收卷轮上的方向相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刚性拉绳和二号刚性拉绳均采用钢索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杆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进而带动收卷轮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正向转动的收卷轮对一号刚性拉绳和二号刚性拉绳进行同步收卷,从而使一号刚性拉绳和二号刚性拉绳同步收紧并拉动载物板向上运动,而载物板两端的导向滑轮在滑槽内滑动,设置的导向滑轮起限位作用,使得载物板上下运动过程中不产生摆动,反向转动的收卷轮对一号刚性拉绳和二号刚性拉绳进行同步放卷,此时载物板依靠其自身重力向下运动,从而有效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综上,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能够平稳的对物料进行提升运输,能够有效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潞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6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机械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龙门两柱举升机保险机构单侧手动解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