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肺流转血泵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3485.0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0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子昂;钱乐文;周怡;王陶涛;谷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转 血细胞 损伤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胞损伤监测装置,尤其是一种心肺流转血泵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属于细胞损伤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泵装置连续循环时流体力学因素、结构等对血细胞有潜在破坏作用(溶血),可导致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者甚至死亡。溶血也是评价血泵所导致血细胞损伤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应实时监测来降低对体外循环设备的使用患者的安全隐患。而中国相关的血泵标准中尚未把溶血性能评价列入评价血泵潜在风险的指标中,给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四部分:“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中也没有涉及血泵装置。中国目前正在建立心肺流转血泵血细胞损伤评价标准,急需开发与此标准相关的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血泵装置循环时流体力学因素、结构等对血细胞存在潜在破坏作用,却不能实时监控,患者对危险一无所知,而提供一种心肺流转血泵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心肺流转血泵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包括管路材料、实时监测模块、信息处理器、信号发射器,所述实时监测模块包括激光器、透光板、光电二极管、数据采集器, 所述透光板夹层流过由血泵送出的血液,所述激光器照射透光板夹层,由光电二极管接收产生的血细胞投影面积信号,并输入数据采集器,由数据采集器将电脉冲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输至信息处理器,由信息处理器对数据分类,当数据超出额定范围时启动信号发射器发出警报。
所述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温度、压力、血溶度数据转化成数据信号输出通过信号发射器,传输扩外界硬件设备上显示,做到实时监控各项指标。
所述信息处理器运用c语言对数据进行分类及计算处理。
所述透光板具有可容红细胞流过的微小夹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实时监测温度、压力、血溶度等多项指标,并可以将数据外输,保证患者对设备的认知度。血溶度超标时可发出警报,降低对体外循环设备的使用患者的安全隐患。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同时便携且便于操作,为国家新标准的执行和体外循环设备血细胞损伤的检测提供可靠精确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心肺流转血泵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时监测模块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心肺流转血泵血细胞损伤监测装置,,包括管路材料、实时监测模块、信息处理器、信号发射器。心肺流转系统(血泵)正常运作时,本装置作为旁支进行监测。电源给予激光器持续供电,血液流过透光板夹层中时,于光电二极管上产生对血细胞的投影。投影面积不同时,光电二极管产生不同大小的电脉冲,由数据采集器将电脉冲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输至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使用c语言编程对数据分类,数据超出额定范围时启动信号发射器发出警报。
本监测装置可将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温度、压力、血溶度数据转化成数据信号输出通过信号发射器,于外界硬件设备上显示,做到实时监控各项指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 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3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质量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燃气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