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字形双足驱动的直线超声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2003.3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1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毅;林星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4;H02N2/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字形 驱动 直线 超声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超声电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字形双足驱动的直线超声电机。
背景技术
超声电机是一种新型微特电机,而直线超声电机是超声电机的一种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激发出定子的超声振动(微米级),并借助定子与动子之间的摩擦驱动动子做直线运动以及直接驱动负载输出,从而实现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而,目前的直线超声电机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且装配加工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字形双足驱动的直线超声电机,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同时驱动控制方式简单、且能够保持较大的输出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人字形双足驱动的直线超声电机,包括基台、定子、动子和装设于所述基台外的驱动电源,所述定子和所述动子并排设置,所述动子滑动装设于所述基台上,所述定子由人字形弹性体和压电陶瓷片组成,以所述人字形弹性体成夹角的一侧为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所述人字形弹性体的内侧与所述动子相面对,所述人字形弹性体的一臂内侧和另一臂内侧均安装有所述压电陶瓷片,两所述陶瓷片分别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所述基台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机构,且所述滑动机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动子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人字形弹性体安装于所述滑动机构上,并且,所述基台上还安装有调节所述滑动机构使所述人字形弹性体的内侧与所述动子接触的调节机构;并且,所述人字形弹性体外侧的中间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缺口。
所述人字形弹性体的一臂外侧和另一臂外侧均安装有所述压电陶瓷片,且处于同一臂的所述压电陶瓷片为一组,两组所述压电陶瓷片分别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
所述人字形弹性体包括两弹性臂和从两所述弹性臂内侧分别延伸出的驱动足,两所述驱动足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能够与所述动子接触。
两所述弹性臂之间的夹角为150-175°。
所述驱动电源具有两路独立的驱动信号,且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为信号输出端,两所述驱动信号分别与两所述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电连接,且一所述驱动信号为正弦驱动信号,另一驱动信号为余弦驱动信号;或者,两所述驱动信号均为方波驱动信号,且两所述方波驱动信号的相位差为90°。
所述基台上水平地装设有动子导轨,所述动子滑动装设于所述动子导轨内。
所述人字形弹性体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滑动机构上。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装设于所述基台上,所述定子设于所述滑块上;或者,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装设于所述基台上,所述定子通过一定子底座设于所述滑块上;或者,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装设于所述基台上,所述滑轨上装设有与其配合滑动的定子底座,所述定子装设于所述定子底座上。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块、调节弹簧、螺杆和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母,所述支撑块装设于所述基台上,所述螺杆处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滑动机构之间,所述调节弹簧套于所述螺杆外且两端分别对应张紧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滑动机构上,所述螺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滑动机构上,另一端穿出所述支撑块外与所述螺母螺锁在一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呈人字形的定子进行驱动,结构简单,驱动控制方式简单,且人字形弹性体的内侧均贴设有压电陶瓷片,确保直线超声电机的输出位移和输出力较大;同时,各部件构成的整体体积较小,更易于微小型化,且各部件的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连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人字形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台 21-动子
22-动子导轨23-动子底座
31-滑轨32-滑块
4-定子 41-定子底座
42-人字形弹性体421-前弹性臂
4211-前驱动足422-后弹性臂
4221-后驱动足43-压电陶瓷片
44-缺口51-支撑块
52-调节弹簧53-螺杆
5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未经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2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固件保证载荷试验微量线性变化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管壁厚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