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8666.8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47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旺;纪小峰;杨威;刘雪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检测系统中,电检设备在生产线装配工位对车辆进行下线检测,综合转鼓台设备在检测线工位对整车制动力和ABS功能进行检测。
但是,目前车辆的检测系统中,电检设备和综合转鼓台都是独立的程序控制系统,新增新车型都需要单独的进行程序开发,设备故障时,不能通用,延长了停线时间,即设备通用性差。另外,电检设备主要针对整车电器模块进行检测,综合转鼓台主要这对整车制动力和ABS功能测试,这两部分数据相互独立,不利于车辆检测结果数据的履历管理,即检测结果数据相互独立,不能集成。另外,新车型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检测软件开发时,需要同时对电检设备和综合转鼓台设备进行程序开发,增加了项目发包和开发费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电检设备和综合转鼓台的通信,电检设备作为综合转鼓台的上层控制方,对综合转鼓台进行上层控制,减少综合转鼓台的程序开发量,节省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检测系统,包括:综合转鼓台;通信装置;电检设备,所述电检设备通过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综合转鼓台通信,以通过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综合转鼓台发送车辆数据和检测程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检测系统,能够实现电检设备和综合转鼓台的通信,电检设备作为综合转鼓台的上层控制方,对综合转鼓台进行上层控制,从而实现电检设备和综合转鼓台的集成开发,这样,当新车型开发时,只需对电检设备进行ESP/ABS检测程序的开发,即可在综合转鼓台实现对新车型ESP/ABS功能的测试,从而减少了综合转鼓台的程序开发量,减少了新车型开发的项目发包和开发费用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车辆的检测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相适配的第二通信接口,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综合转鼓台上,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所述电检设备上。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通信装置通过BIDT协议通信。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检设备包括:第三通信接口;数据获取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通过所述第三通信接口与车辆制造管理系统相连,以获取所述车辆数据和检测程序。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检设备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与车辆相连,以对车辆的多个电器件进行检测。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检设备还包括: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与所述通信装置相连,以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来自所述综合转鼓台的第二检测结果。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检设备还包括: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分别与所述综合转鼓台和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相连,以对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具有统一的数据格式。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检测程序为关于ESP和ABS的检测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检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8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踏板的助力器功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汽车散热器高温耐压性能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