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0328.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陈星;顾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孟睿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水幕 式外窗 防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包括集水器、喷嘴、给水管、阀门;所述集水器为两个,对称的设置在窗户的横向两端;所述给水管连接在集水器的后端,对集水器进行供水;所述两个集水器相对的内侧端均设有多个喷嘴;两个集水器上的相对应的喷嘴在同一高度上且正对;单个集水器的喷嘴在同一竖直平面上构成一列喷嘴,且喷嘴的列数至少为一列;且还设有接水槽,接水槽设置在两个集水器和窗口的下端,接水槽下端设有回水管。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不需要能耗设备,维护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窗户通风是建筑物最主要的通风方法,然而近年来雾霾现象的日趋严重,开窗通风反而成为了一种污染物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传统意义上的纱窗虽然可以阻挡部分灰尘和蚊蝇等,但对粒径较小的颗粒污染物和所有气体污染物,确是无能为力。一些最新的窗户设计工作中,大多使用超声波、静电吸附等原理。例如专利公告号CN103899231B的窗户使用了超声雾化器;专利公告号CN104453666B的窗户使用了静电集尘器;专利公告号CN104314451B的窗户则是采用驻波原理以加强静电集尘的效果。然而上述方法均是成本较高,如何在设计中降低成本、减少能耗,使大多数使用者能够接受,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以解决现有外窗防尘装置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包括集水器、喷嘴、给水管、阀门;
所述集水器为两个,对称的设置在窗户的横向两端;所述给水管连接在集水器的后端,对集水器进行供水;所述两个集水器相对的内侧端均设有多个喷嘴;两个集水器上的相对应的喷嘴在同一高度上且正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通过给水器1形成扩流作用,用负压引射和碰撞的原理将水进行充分雾化,对细小颗粒物及气体污染物进行捕集,阻止其进入室内。
(2)本实用新型的防尘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且不需要任何能耗装置,维护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碰撞水幕式外窗防尘装置,包括集水器1、喷嘴2、给水管3、阀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0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