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Ka波段收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9957.2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3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戚友琴;王健;邓浩然;席晟尧;何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誉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a 波段 收发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Ka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Ka波段收发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Ka波段收发组件这种结构的多通道传输系统虽然可以实现Ka波段的传输通畅,相对于目前的一般Ka波段发射与接收装置存在信息传导的先进性,但是发射与接收装置分离、依赖于天线为传导,不符合Ka波段设备集成化的发展方向,要实现发射与接收的功能则依赖于两台设备,无法做到Ka波段传输设备的便捷化携带,无法满足现代Ka波段应用的要求。同时,其功率分配与合成无法实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Ka波段收发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Ka波段收发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Ka波段收发组件,包括Ka波段收发组件,所述Ka波段收发组件由接收支路、发射支路、环形器和电源及控制部分组成,其中:电源及控制部分的输出端与第一本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本振的输出端与本振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本振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发射支路和接收下变频Ⅰ的输入端连接,发射支路的输入端与上行中顿信号的输出端连接,发射支路的输出端与环行器的输入端连接,环形器的输出端与接收下变频Ⅰ的输入端连接,接收下变频Ⅰ的输出端与接收下变频Ⅱ的输入端连接,接收下变频Ⅱ的输入端还与输入本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
本振支路由本振激励信号、db衰减器Ⅰ、二倍频器Ⅰ和第一滤波器组成,本振激励信号的输出端与db衰减器Ⅰ的输入端连接,db衰减器Ⅰ的输出端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二倍频器Ⅰ的输入端连接,二倍频器Ⅰ的输出端与第一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
接收支路包括第一混频器、第二混频器、功分器、第二滤波器、第一低通滤波器、第二低通滤波器、第三低通滤波器,本振支路的第一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混频器的一组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混频器的另一组输入端与db衰减器Ⅱ的输出端连接,功分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混频器的一组输入端连接,第二混频器的另一组输入端与第四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二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db衰减器Ⅲ的输入端连接,db衰减器Ⅲ的输出端的输出端与第五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五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六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db衰减器Ⅱ的输入端与第七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七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二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八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八放大器的输出端与联动开关Ⅰ的输出端连接,联动开关Ⅰ的输入端与环形器的输出端连接;
发射支路包括二倍频器Ⅱ、第三混频器、第四低通滤波器、第三滤波器,本振支路的第一滤波器的另一组输出端与第九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九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b衰减器Ⅳ的输入端连接,db衰减器Ⅳ的输出端与第十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十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混频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混频器的另一组输入端与第四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四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十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十一放大器的输入端与db衰减器Ⅵ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混频器的输出端与第十二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db衰减器Ⅶ的输入端连接,db衰减器Ⅶ的输出端与第三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三滤波器的输出端与db衰减器Ⅷ的输入端连接,db衰减器Ⅷ的输出端与第十三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三放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四放大器及第十五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十四放大器及第十五放大器的输出端均与环形器的输入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产品技术要求,注重高集成度、成本控制及可生产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誉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誉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9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