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圈沟道加工用外圆防划伤外圈装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4461.6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娄盟盟;李跃群;赵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47/12;B24B1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涂三民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圈 沟道 工用 外圆防 划伤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圈沟道加工用外圆防划伤外圈装夹机构,在底座的上表面后端固定有机架,在机架内转动安装有工作轴,在工作轴的前端部固定有激磁线圈,在激磁线圈的前端部固定有端盖,在端盖的前端部通过端面法兰固定有圆锥形的端面;在底座的上表面前端固定有底板,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靠山座,在靠山座上固定有调节支架,在调节支架上固定有快换安装块,在快换安装块上安装有两块以上的外圆支撑块,外圆支撑块的内端面为支撑面。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滚轮式磨削对轴承外圈造成的划伤;本实用新型工装更换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可减少轴承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提高本道工序的单件工时,安全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外圈沟道加工中的机构,本实用新型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圈沟道加工用外圆防划伤外圈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3MZ143磨床无法满足工艺对轴承外圈沟道外观的要求,物料流通时需要添加外超工序,耗时费力,造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通用性强且操作安全可靠的外圈沟道加工用外圆防划伤外圈装夹机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圈沟道加工用外圆防划伤外圈装夹机构,包括底座、机架、工作轴、激磁线圈、端盖、端面法兰、端面、底板、靠山座、调节支架、快换安装块与外圆支撑块;在底座的上表面后端固定有机架,在机架内转动安装有工作轴,在工作轴的前端部固定有激磁线圈,在激磁线圈的前端部固定有端盖,在端盖的前端部通过端面法兰固定有圆锥形的端面;在底座的上表面前端固定有底板,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靠山座,在靠山座上固定有调节支架,在调节支架上固定有快换安装块,在快换安装块上安装有两块以上的外圆支撑块,外圆支撑块的内端面为支撑面。
所述外圆支撑块的内端面为平面或者内凹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滚轮式磨削对轴承外圈造成的划伤;
2、本实用新型工装更换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可减少轴承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高本道工序的单件工时,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外圈沟道加工用外圆防划伤外圈装夹机构,包括底座1、机架2、工作轴3、激磁线圈4、端盖5、端面法兰6、端面7、底板8、靠山座9、调节支架10、快换安装块11与外圆支撑块12;在底座1的上表面后端固定有机架2,在机架2内转动安装有工作轴3,在工作轴3的前端部固定有激磁线圈4,在激磁线圈4的前端部固定有端盖5,在端盖5的前端部通过端面法兰6固定有圆锥形的端面7;在底座1的上表面前端固定有底板8,在底板8的上表面固定有靠山座9,在靠山座9上固定有调节支架10,在调节支架10上固定有快换安装块11,在快换安装块11上安装有两块以上的外圆支撑块12,外圆支撑块12的内端面为支撑面。
所述外圆支撑块12的内端面为平面或者内凹圆弧面。
在第一水平平移底座上安装有底座1,在底座1的上表面后端固定有机架2,在机架2内转动安装有工件轴3,工件轴3与工件电机通过工件皮带相连,在工件轴3的前端部固定有激磁线圈4,在激磁线圈4的前端部固定有端盖5,在端盖5的前端部通过端面法兰6固定有圆锥形的端面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4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调节温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保玻璃磨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