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菇采摘机械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1566.6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4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洪瑛杰;张祖明;贾文月;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70 | 分类号: | A01G18/7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摘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获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菌菇采摘机械剪。
背景技术
食用菌菇以其有益健康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现有菌菇种植户采用温室大棚进行食用菌批量化生产。为了提高大棚利用率,种植户使用木架将使用菌菇分层种植。同时,菇棚内的菌菇种植密度大,只靠人手采集,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菌菇采摘机械剪,操作省力,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菌菇采摘机械剪,包括支架杆、定刀片、动刀片、定刀柄、动刀柄、第一弹簧、牵引绳、滑动块、固定块、第二弹簧、按钮和顶杆,所述支架杆为中空的两边夹角为110°~135°的L形杆,包括水平放置的握持杆和向前下方延伸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握持杆的前端一体连接,所述定刀片固定在所述固定杆的下端端部,所述动刀片转动固定在所述固定杆的下端端部,所述动刀片位于所述定刀片的上方,所述定刀片的后端连接有定刀柄,所述动刀片的后端连接有动刀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定刀柄与动刀柄之间,所述牵引绳一端与所述动刀柄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连接;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握持杆的末端的内腔中,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握持杆的内腔中,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滑动块的前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块之间,所述按钮转动设置在所述握持杆的末端上侧壁上,所述按钮沿着所述握持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块限位在所述按钮的前端或者后端,所述滑动块的后侧面还连接有所述顶杆,所述顶杆延伸出所述握持杆的末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按钮支撑架,所述按钮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握持杆末端的上侧壁上,所述按钮转动固定在所述按钮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的前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一挡块,后端向下延伸设有第二挡块,所述滑动块限位在所述按钮的第一挡块或者第二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牵引绳穿过所述固定块的第一通孔、第二弹簧的内孔与所述滑动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采用钢丝绳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动刀柄的长度长于所述定刀柄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下端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定刀片和动刀片均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第二通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定刀片和动刀片与螺母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架杆为L形杆,通过支架杆上的固定杆来固定动刀片和定刀片,通过支架杆上的握持杆提供人手的握持部位,在采摘菌菇的过程中,可避免菌菇与握持杆接触,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定刀片和动刀片处于张开状态,动刀片位于定刀片的上方,则动刀柄位于定刀柄的下方,牵引绳向上拉动刀柄,可使动刀片与定刀片贴合实现一次剪切动作;当滑动块向后退时,牵引绳向上拉动刀柄,第二弹簧提供向后推动滑动块的力,按钮的前端限位滑动块的前停止位,按钮的后端限位滑动块的后停止位,向后按动按钮,实现滑动块从前向后的移动,滑动块从前停止位滑动至后停止位,手动向前推动顶杆,并向前按动按钮,可实现滑动块向前的复位,滑动块滑动至前停止位,通过按下按钮的后端实现一次剪切动作,结构灵巧,操作便捷,节省人力,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动刀片与定刀片处于张开状态时的菌菇采摘机械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动刀片与定刀片处于贴合状态时的菌菇采摘机械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杆的固定杆的下端部与螺钉、螺母配合的断面图。
标号说明:
1、支架杆;2、定刀片;3、动刀片;4、定刀柄;5、动刀柄;6、第一弹簧;7、牵引绳;8、滑动块;9、固定块;10、第二弹簧;11、按钮;12、顶杆;13、按钮支撑架;14、第一挡块;15、第二挡块;16、凹槽;17、螺钉;
18、螺母;19、握持杆;20、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1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湿度的木耳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生态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