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7467.0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8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凌川;龚建良;张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夜间 识别 光缆 | ||
1.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输出光缆(1)、输入光缆(2)、连接筋(3)和标识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光缆(1)和输入光缆(2)均为结构相同的中心管式光缆且分别连接在连接筋(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筋(3)沿上下方的高度要小于所述的输出光缆(1)、输入光缆(2)上、下两切面之间的高度,且在连接筋(3)的上方与输出光缆(1)和输入光缆(2)的上切面之间构成有上防护区(5),在连接筋(3)的下方与输出光缆(1)和输入光缆(2)的下切面之间构成下防护区(6),所述的标识条(4)至少有一条,该标识条(4)设置在上防护区(5)、下防护区(6)内的输出光缆(1)和/或输入光缆(2)和/或连接筋(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光缆(1)包括输出单元外护套(11)、设置在输出单元外护套(11)内侧的输出单元铠装层(12)、复合在输出单元铠装层(12)内侧的输出单元保护层(13)、设置在中心位置处的输出光纤(15)以及输出光纤(15)外侧的输出单元松套管(14);所述的输入光缆(2)包括输入单元外护套(21)、设置在输入单元外护套(21)内侧的输入单元铠装层(22)、复合在输入单元铠装层(22)内侧的输入单元保护层(23)、设置在中心位置处的输入光纤(25)以及输入光纤(25)外侧的输入单元松套管(24);所述的连接筋(3)的左右两侧分别与输出单元外护套(11)、输入单元外护套(2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筋(3)中设置有至少一根加强筋(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条(4)为夜光识别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条(4)的数量为一条~六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单元外护套(11)、输入单元外护套(21)和连接筋(3)的材料为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或阻燃聚烯烃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单元铠装层(12)和输入单元铠装层(22)采用复合钢带或不锈钢带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单元保护层(13)和输入单元保护层(23)采用阻水带、无纺布、聚酯带、玻璃纤维、芳纶纱或玻璃纤维纱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飞中利光纤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274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夜视识别的层绞式光缆
- 下一篇: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