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泵测量的均压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6342.8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1/00 | 分类号: | F04B5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刘瑞平;郭金玉 |
地址: | 21411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泵 测量 均压环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泵测量的均压环组件,其能解决现有均压环组件安装后容易导致均压环晃动,以及难以对正、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三通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三通管的数量均与水泵壳体的测量孔数量相同并均为刚性,各第一连接管呈环状分布,相邻的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三通管,第一连接管与三通管的主管通过螺纹结构连接,第二连接管和三通管的支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的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泵测量的均压环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均压环组件包括均压环和软管,其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均压环2与水泵壳体1的各测量孔通过软管3直接连接,均压环2容易产生晃动,影响测量结果;同时,测量环2为整体结构,受安装空间和加工精度的影响,软管3有时难以与测量孔或均压环相应孔位对正,导致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泵测量的均压环组件,其能解决现有均压环组件安装后容易导致均压环晃动,以及难以对正、安装困难的技术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三通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三通管的数量均与水泵壳体的测量孔数量相同并均为刚性,各第一连接管呈环状分布,相邻的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三通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三通管的主管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三通管的支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三通管的主管通过卡套式管接头、平行活接头连接,所述卡套式管接头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为卡合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主管通过平行活接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三通管的支管之间或与水泵壳体的测量孔之间连接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为紫铜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为钢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连接管、三通拼接形成测量环,测量环与测量孔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由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三通均为刚性部件,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够有效防止均压环晃动;第一连接管与三通管的主管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通过接合量调整第二连接管的相对位置,从而与水泵壳体的测量孔对正,安装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均压环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压环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其包括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6、阀门7和三通管5,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6、阀门7和三通管5的数量均与水泵壳体的测量孔数量相同并均为刚性,各第一连接管4呈环状分布,相邻的第一连接管4之间设有三通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4与所述三通管5的主管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以形成闭合的测量环,第二连接管6和三通管5的支管依次连接。
第一连接管4与三通管5的主管通过卡套式管接头8、平行活接头9连接,卡套式管接头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为卡合固定、另一端通过平行活接头与三通管的主管连接,卡套式管接头、平行活接头、三通管的主管三者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接合量的调整,能够有效保证第二连接管6与水泵壳体的测量孔9对正,安装更为方便。
第二连接管和三通管的支管之间或与水泵壳体的测量孔之间连接有阀门,若管路出现问题,可关闭相应阀门进行检修。
第一连接管4为紫铜管,能够适当折弯,便于装配;第二连接管6为钢管,刚性较好,阀门具体为球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6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理实验多功能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流量的农田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