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散热式LED汽车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11909.2 | 申请日: | 201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2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郑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天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V29/503;F21V29/51;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散热 led 汽车 车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式LED汽车车灯,属于利用热管散热对LED车灯进行散热的热管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现在已经很普遍的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汽车需要具备在夜间或者黑暗环境中运行的能力,所以现在的汽车或者机动车上都配备有车灯,安装在汽车上的车灯尤其以汽车前大灯最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汽车前大灯的发展过程中依次经历了电光源前照灯、双光灯芯前照灯、不对称近光前照灯、卤钨前照灯、充氙气灯泡、氙气灯泡几个发展阶段,其中,双光灯芯前照灯是为解决在交会车时因前照灯的强光造成驾驶员炫目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和撞车的严重问题,不对称近光前照灯属于对称近光系统,为解决在会车过程中,前照灯既不产生炫目,又能保证对道路具有良好的照明,而卤钨前照灯、充氙气灯泡、氙气灯泡主要是解决照明强度以及使用寿命的问题,卤钨前照灯其灯丝允许工作温度较普通白炽灯泡高,光效增加约 50%,寿命也增加一倍,充氙气灯泡灯泡内部填充优质的惰性气体氙气,并选择高品质的钨丝和优质的石英玻璃管,使灯泡的使用寿命和亮度发挥极致。 亮度达到3200 流明以上。 此类灯泡因没有改变原车灯泡的外形尺寸,所以不会产生聚焦不准的问题;这样的灯泡聚光效果非常好,而且 K 数值在 4300K 以上,色泽柔和、灯光白亮,氙气灯泡采用高电压放电技术将氙气 (Xenon) 灌入石英内管,再透过精密安定器通过三次变压将 12 伏特电力瞬间提高至 23000 伏特以上,激发管内的氙气电子游离,在两电极间形成一束超强电弧光持续发光,使光色更亮。
随着社会的进步 LED 照明技术现在已经应用在了人们的生活中, LED 的核心部件是发光二极管,相比于传统的卤钨前照灯、氙气灯的发光效率高得多。与普通卤钨前照灯、氙气灯相比,LED 灯还有五大好处:一是节能:与普通卤钨前照灯比光效高 2倍,与氙气灯比光效高 2 倍;二是超长寿命:半导体芯片发光,无灯丝,无玻璃泡,不怕震动,不易破碎,使用寿命可达5万小时;三是无开关寿命疲劳:LED 的开关可达上亿次;四是安全系数高:所需电压、电流较小,发热也较小,不产生安全隐患,且它无闪直流电,对眼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是台灯,手电筒的最佳选择;五是绿色环保:不含汞和氙等有害元素,利于回收,而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如上所述如果能将 LED 技术应用在汽车照明灯的领域那么借助 LED 的优良性能完全可以大大方便人们的生活,但是在实现上述目的的过程中解决 LED 的散热问题并使LED 可以作为汽车照明灯使用已经成为现在众多厂家研究的方向,但是现在还没有出能将LED作为汽车照明灯使用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管散热式LED汽车车灯,其以LED作为光源采用热管散热技术对 LED 进行散热,在提升 LED 散热效果的同时借助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 LED 汽车车灯可以很好的装配在汽车中,且使得光效利用充分、聚光性强、照射距离远,从而方便人们使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管散热式LED汽车车灯,包括不锈钢卡座,所述不锈钢卡座前端设有对流超导散热管,所述对流散热管上镶嵌有发光芯片;
所述不锈钢卡座后端设置有航空铝散热太阳花,所述航空铝散热太阳花后端设置有双滚珠风扇,所述双滚珠风扇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防护罩;
其中,所述对流超导散热管为铜管;
所述对流超导散热管的热成型是利用双曲线原理,所述双曲线原理成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水平M(时间)和竖直T(温度)之间的坐标系关系;
其中,MS—表示冷却时间;
T—表示冷却温度;
步骤(2):在步骤(1)的基础上基于双C曲线之间组织间隙的转变特点建立双C曲线模型,并且调节对流超导散热管达到过冷奥氏体后的冷却温度;
其中,调节步骤包括如下:
步骤a:当对流超导散热管加热达到奥氏体后,将对流超导散热管投入到226℃-320℃之间的冷却剂中进行冷却;
步骤b:在经过步骤a处理后立即将产品转至420℃-480℃之间的冷却剂中冷却,且保温一段时间;
步骤c:在经过步骤b处理再将产品投入到180℃以下的热气流中冷却,便可保持对流超导散热管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步骤d:将经过步骤c处理后的对流超导散热管取出空冷至室温,即可保证了对流超导散热管的最佳优良散热性,及零畸变、硬度强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天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天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11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