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薄壁管无介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5998.X | 申请日: | 2017-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4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光明 |
主分类号: | F16L15/08 | 分类号: | F16L1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43 | 代理人: | 高丽华 |
地址: | 473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薄壁 介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薄壁管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体管或气管的金属薄壁管无介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体或气在使用时要求无泄漏,因此对金属液体管或气管的接头连接时对密封性的要求较高,现有的金属液体管或气管接头连接时通常采用密封胶、密封垫、密封环或密封胶带等介质连接,使满足密封性要求,然而,密封胶、密封垫、密封环或密封胶均为高分子材料,长时间使用会使高分子材料出现老化,使密封效果逐渐下降,高分子材料长时间与液体/气体接触容易出现分解而产生有害物质,人们引用液体后对身体产生危害,气体燃烧或者经过处理后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而污染环境,此外,用密封胶、密封垫、密封环或密封胶带等介质连接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尤其是用密封胶或者密封胶带,需要使介质在接头圆周均匀分布,多次尝试后方可使用,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金属薄壁管接头连接需要介质,但介质容易老化、易产生有害物质,且安装和拆卸不方便,安装效率低等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液体管或气管的金属薄壁管无介质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不需要通过介质进行密封,无污染,且密封效果佳,连接方便,便于加工,节省成本,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属薄壁管无介质连接装置,包括接头一和接头二,在所述接头一上圆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套接有卡簧,在所述卡槽的后端设置有螺套,所述螺套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螺套后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接头一前端端部为外径渐小的锥面或弧面,所述接头二的端部设置为空心螺柱,所述螺柱与螺套相匹配,所述螺柱的内壁从端部向内呈内径渐小的锥面或弧面,所述接头一的端部与螺柱内壁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螺柱的螺纹与螺套内螺纹相匹配,且螺柱的外径与螺套的内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接头一为两个,所述接头二为双向接头,接头二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螺柱,所述接头二两端的螺柱之间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内壁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一的端部为圆锥面或弧面,且与螺柱内径向匹配,且连接头一端部的锥面或弧面长度小于螺柱内壁的锥面或弧面长度。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外径大于螺柱的外径,所述握持部外截面为六角形。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卡块在螺套后端内壁圆周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块为两个圆弧形,在螺套后端内壁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套的外壁截面为六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薄壁管无介质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不需要通过介质进行密封,无污染,由接头一和接头二连接组成,接头一设置的螺套与接头二的螺柱配合连接,接头一的端部为锥形或弧形,接头二端部内壁为锥形或弧形,使接头一与接头二连接后随着挤压而形成线连接,使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便于加工,节省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套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接头二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接头二的剖面图。
图中:1-接头一,2-接头二,3-卡槽,4-卡簧,5-螺套,6-卡块,7-螺柱,8-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光明,未经董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59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阀门接头外密封装置
- 下一篇:管接头组件及水系统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