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解决全面屏倒角暗问题的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8110.0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4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彭益;张小齐;查显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84 | 代理人: | 高早红,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全面 倒角 问题 背光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解决全面屏倒角暗问题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面板不发光,而是依靠液晶面板后的背光源提供光源,从而完成显示功能。目前应用较多的背光源是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LED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发光源,具有色彩还原度好,亮度均匀性好、寿命长、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其广泛应用在液晶面板的背光源中。
随着三星S8的上市热卖,18:9比率的屏幕手机成为新的创新热点,除了屏幕变得更加细长、屏占比更高以外,手机屏幕的四个角的圆角越来越大,这种设计既有利于增加屏占比,又可以增加手机的握持感。但要在背光模组上实现S8类似的显示效果,会遇到两点问题:
1、光程由常规的3.0mm大幅缩减到2.5mm左右,灯前效果较难处理;
2、由于LED是点光源,且LED的出光面有一定的出光角,该出光角一般不超过120°,因为圆角的存在,LED无法均匀分布到两角,造成光源中间亮、两角暗的效果。
如图1所示,是传统的背光源结构,其包括导光板100、FPC(柔性线路板)200以及LED300,导光板100入光口是平直设计,对用的LED300也是平直摆置,由于LED300具有发光角a,造成导光板入光口中间出现亮区500,倒角出现暗区400,光线分布不均匀。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解决全面屏倒角暗问题的背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解决全面屏倒角暗问题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以及设于导光板入光口的光源,所述光源包括FPC以及焊接在所述FPC上的若干LED,所述导光板两角设有圆角。所述导光板入光口设有若干第一锯齿,所述第一锯齿包括一长边与一短边,所述长边与短边的夹角固定,所述长边与导光板的中心线形成一锐角,该锐角由导光板中心线向导光板的两侧面依次减小,所述锐角减小的范围为0-10°。
所述LED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锯齿的长边平行设置,每条长边对应设置一个LED。
进一步地,所述长边上设有若干第二锯齿。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导光板入光口常规的平直设计改为锯齿状设计,该锯齿包括一长边,该长边与导光板的中心线形成一锐角,该锐角由导光板的中心线向导光板两侧逐渐减小,对应的FPC上的LED与导光板入光口结构向匹配。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显著增加导光板两脚的亮度;
2、能减小两角暗区所占的面积;
3、在不降低屏占比和出光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加大导光板出光口的倒角,使得手机的握持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解决全面屏倒角暗问题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1以及设于导光板1入光口的光源2,所述光源2包括FPC21以及焊接在所述FPC21上的若干LED22,所述导光板1两角设有圆角。所述导光板1入光口设有若干第一锯齿11,所述第一锯齿11包括一长边与一短边,所述长边与短边的夹角固定,所述长边与导光板的中心线形成一锐角b,该锐角b由导光板中心线向导光板的两侧面依次减小,所述锐角b减小的范围为0-10°。所述LED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一锯齿的长边平行设置,每条长边对应设置一个LED,并且每条长边上设有若干第二锯齿,以使发光更加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导光板入光口常规的平直设计改为锯齿状设计,该锯齿包括一长边,该长边与导光板的中心线形成一锐角,该锐角由导光板的中心线向导光板两侧逐渐减小,对应的FPC上的LED与导光板入光口结构向匹配。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能显著增加导光板两角的亮度;
2、能减小两角暗区所占的面积;
3、在不降低屏占比和出光效果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加大导光板出光口的倒角,使得手机的握持感更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隆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8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