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拨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7114.7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然;吴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超然;吴建龙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陈强;周彩钧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针 折弯 直边 下端 针柄 针体 本实用新型 上端 针头 扁平圆弧 球面形状 神经血管 治疗效果 凹陷处 骨结构 夹角为 松解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拨针。它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柄呈扁平圆弧状,针体的截面呈圆形,所述针体包括直边和折弯边,直边的上端与针柄的下端连接,直边的下端与折弯边的上端连接,且直边与折弯边的夹角为150°,折弯边的下端为针头,针头的表面呈球面形状。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拨针,不易损伤神经血管,安全性高;同时拨针容易在骨结构凹陷处摩骨,松解程度大,治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拨针,用于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拨针是中国超然肌筋膜劳损研究会会长陈超然老师经过40年的刻苦钻研、以人体生理解剖结构为基础、结合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大胆探索研究出的一种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的特殊医疗器械,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新型医用器械,使用超然拨针进行的超然疗法是一种绿色疗法,能有效治疗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以及手术后再次复发引起的颈腰椎骨病、肩周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各种急、慢性肌筋膜(软组织)劳损。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01200078.7)公开了一种医用超然拨针,包括长锥形的针体和扁平圆弧形的针柄。
此种拨针经过长时间临床实践,存在以下问题:1、针体的头部尖锐,容易损伤神经血管;2、针体的上部是直的,实际治疗过程中,拨针不易于骨结构凹陷处摩骨,导致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医用拨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医用拨针,其特点是:它包括针体和针柄,所述针柄呈扁平圆弧状,针体的截面呈圆形,所述针体包括直边和折弯边,直边的上端与针柄的下端连接,直边的下端与折弯边的上端连接,且直边与折弯边的夹角为150°,折弯边的下端为针头,针头的表面呈球面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的针体上部折弯30°(针体与针柄的夹角为150°),在治疗病患时,针体容易在骨结构凹陷处摩骨,治疗效果好。
②本实用新型的针体头部呈球面形,因此使用拨针进行治疗时,针头不易损伤神经血管,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拨针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
针体1,
直边1.1,
折弯边1.2,
针头1.3,
针柄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拨针,它包括针体1和针柄2,所述针柄2呈扁平圆弧状,针体1的截面呈圆形,所述针体1包括直边1.1和折弯边1.2,直边1.1的上端与针柄2的下端连接,直边1.1的下端与折弯边1.2的上端连接,且直边1.1与折弯边1.2的夹角为150°,折弯边1.2的下端为针头1.3,针头1.3的表面呈球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拨针有以下几种型号:
①针头1.3的直径为0.4mm,针体1的总长度为15cm,针柄2长度12cm,针柄2的最大宽度为1.2cm,折弯边1.2的长度为0.8cm。
②针头1.3的直径为0.6mm,针体1的总长度为16cm,针柄2长度12cm,针柄2的最大宽度为1.2cm,折弯边1.2的长度为0.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超然;吴建龙,未经陈超然;吴建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7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物取出器
- 下一篇:一种腹腔镜直肠、结肠手术取标本用的切口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