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5500.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4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志;林相红;刘东生;杨志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前进联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66 | 代理人: | 金磊 |
地址: | 31126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柴油机、电机、水泵、压缩机和试验台位等机械设备的橡胶减振器。
背景技术
柴油机、电机、水泵、压缩机和试验台位等机械设备都沿着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其振动日益强烈,减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减振研究价值不言而喻。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减振器(公开号:CN105570369A),主要由金属安装座、加强环、定位轴和橡胶支撑体组成,橡胶支撑体为硫化橡胶,分别设置于定位轴与加强环、加强环与安装座之间,安装座、加强环和定位轴互不接触,金属安装座、加强环、定位轴三部分均为金属件且与橡胶接触面均为硫化处理,三部分由橡胶联合成一个整体,定位轴中心设有光孔或螺纹孔;金属安装座和定位轴均采用角度设计,橡胶与金属连接边界采用圆弧过渡;金属安装座的最大外径为20-300mm,圆锥面锥角为40°-90°,安装孔间距为30-480mm;定位轴上端外径为10-100mm,定位轴中心的光孔或螺纹孔直径为6-50mm,定位轴下端圆锥面锥角为40°-90°,定位轴下端最大外径为10-250mm;金属安装座采用铝合金材料,加强环和定位轴采用碳钢材料,橡胶支撑体材料可为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且橡胶支撑体的邵氏硬度为40-80度。但是这种减振器内部橡胶与金属件的粘合较不牢固,承载力较小,橡胶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较大,无法抵抗意外过载冲击,使用安全性和减振效果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橡胶减振器,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减振器内部橡胶与金属件的粘合较不牢固,承载力较小,橡胶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较大,无法抵抗意外过载冲击,使用安全性和减振效果都较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减振器,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的断面为八字型,支撑座的外表面通过弹性体连接有承压盖,承压盖为碗型,支撑座与承压盖一起包覆弹性体的外侧面,承压盖的中部连接有螺母。由于支撑座为八字形,承压盖为碗型,这样整个机构即可将弹性体包围起来,使得弹性体和金属粘合地较为牢固,橡胶也不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螺母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弹性体可以是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母连接有限位器,限位器上端卡接在螺母与承压盖下表面之间,限位器向下延伸并位于支撑座的内侧。限位器可以也为碗型,其锥面的角度与支撑座锥面的角度相一致,这样可以防止意外过载冲击,保障使用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的上下端都延伸有弧形的包覆边,包覆边位于支撑座、承压盖的弯曲处。通过弧形的包覆边可以增加弹性体与支撑座、承压盖的结合度,防止使用时间一长弹性体从端部开始脱开。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为菱形,其长端开有安装孔,安装孔为腰形孔。通过安装孔可以将支撑座与其它设备进行固定,并且调节范围较大。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为矩形,其边角处都开有安装孔,安装孔为腰形孔。 通过安装孔可以将支撑座与其它设备进行固定,并且调节范围较大。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器内部橡胶与金属件的粘合较为牢固,承载力较大,橡胶不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能够抵抗意外过载冲击,使用安全性和减振效果都较好,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支撑座1、弹性体2、承压盖3、螺母4、限位器5、包覆边6、安装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橡胶减振器,如图1、图2,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的断面为八字型,支撑座的外表面通过弹性体2连接有承压盖3,承压盖为碗型,支撑座与承压盖一起包覆弹性体的外侧面,承压盖的中部连接有螺母4。弹性体的上下端都延伸有弧形的包覆边6,包覆边位于支撑座、承压盖的弯曲处。支撑座为菱形,其长端开有安装孔7,安装孔为腰形孔。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装入到柴油机、电机、水泵、压缩机和试验台位等机械设备的振动、冲击隔离装置中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前进联轴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前进联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55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的减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皮带轮扭振减震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