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网硬点动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93929.8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6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冯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新誉德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G08C23/06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张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网硬点 动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接触网硬点动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接触网硬点的检测是弓网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上的硬点会对高速运行的受电弓造成撞击,轻则损伤受电弓滑板,重则击碎受电弓弓头。如果受电弓弓头受到破坏,而受电弓又没有自动降弓装置,受损的受电弓就会继续拖挂接触网,继而造成接触网的严重破坏。
现在接触网硬点的检测方式一般为人工巡视或者采用静态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人工巡视效率低、检测时间长、因视觉疲劳而漏检的可能性大;静态检测设备虽然精度很高但是需要手动挂接到接触网上进行测量,存在上线困难、带电操作危险风险、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后来,也出现了一些接触网硬点的动态检测装置,这些装置大多通过检测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时产生的加速度来判断是否产生硬点,利用单一参数来对接触硬点进行判断,漏检的可能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接触网硬点的动态检测装置仅通过检测加速度来判断是否产生硬点,导致漏检的可能性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接触网硬点动态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接触网硬点动态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受电弓滑条中部位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受电弓弓头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将处理后的数据生成报告并发送至指定终端。
使用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受电弓的加速度信号,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接触压力,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等处理后,形成完整的数据报告并发送至指定终端,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再进行仔细巡视排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另一方面,以往单一的加速度检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对硬点判断提供依据,但不能精确判断并检出有效值。本装置增加的弓网接触压力测量法,根据弓网运行时的相互接触压力,通过接触压力瞬间增加或减小判断出硬点发生的有效值,两个检测装置配合使用提高了故障检出率和检测精度,且避免了利用单一参数来对接触硬点进行判断时漏判的情况,降低了误检率。
且本装置可直接装配在运营机车辆上,随着运营机车的运行,可全天实时检测接触网和受电弓的接触情况,实现运行即可检测的在线检测模式,可及时发现接触网硬点,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所述受电弓的弓头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弓头中点对称布置,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安装在所述受电弓左侧的机车的车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数据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光纤传输模式发送至指定终端。通过采用光纤传输模式,取代了以往普遍采用的网线传输信号模式,极大的提高了传输速率,保证了车顶高压部分的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为工作温度范围为-20°-60°之间的宽温型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数据处理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受电弓的加速度信号,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接触压力,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信号放大、滤波、A/D转换等处理后,形成完整的数据报告并发送至指定终端,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再进行仔细巡视排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2)另一方面,以往单一的加速度检测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对硬点判断提供依据,但不能精确判断并检出有效值。本装置增加的弓网接触压力测量法,根据弓网运行时的相互接触压力,通过接触压力瞬间增加或减小判断出硬点发生的有效值,两个检测装置配合使用提高了故障检出率和检测精度,且避免了利用单一参数来对接触硬点进行判断时漏判的情况,降低了误检率。
(3)且本装置可直接装配在运营机车上,随着运营机车的运行,可全天实时检测接触网和受电弓的接触情况,实现运行即可检测的在线检测模式,可及时发现接触网硬点,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
(4)所述压力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弓头中点对称布置,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通过采用光纤传输模式,取代了以往普遍采用的网线传输信号模式,极大的提高了传输速率,保证了车顶高压部分的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新誉德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新誉德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93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