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弧点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877.4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东旭 |
主分类号: | F23Q3/01 | 分类号: | F23Q3/01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林岩龙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点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弧点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弧点烟器,内部各部件连接一般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实践证明采用螺栓连接,结构复杂,生产安装过程费时费力,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弧点烟器,内部各部件之间采用卡接方式代替了螺栓连接,简化了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弧点烟器,包括壳体和活动件,壳体包括外壳、内壳、底壳,外壳上下两头直通,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内壳上端与外壳上端限位配合,内壳下端与底壳可拆卸连接,通过底壳与内壳下端限位配合,所述内壳上端开设有开口,所述活动件包括中架、电弧组件,所述活动件设置在外壳内,与内壳活动配合,所述活动件具有使电弧组件位于外壳内的第一位置和使电弧组件穿过开口位于外壳外、通电点烟的第二位置;所述底壳与内壳底部相卡接,电弧组件与中架上端相卡接。
所述中架上端设有安装套,所述电弧组件包括电弧头及安装电弧头的放置框,放置框上方设有第一定位凸块,安装套上端设有第一定位凹槽,安装套下端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放置框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凸块,第一定位凸块与第一定位凹槽相适配,第二定位凸块与第二定位凹槽相适配。
所述内壳两侧侧壁上对应设有第三定位凸块,所述中架上设有处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三定位凸块对应相卡的第三定位凹槽,以及处于第二位置时与与第三定位凸块对应相卡的第四定位凹槽。
所述内壳侧壁上对应第三定位凸块的位置设置有凹槽。
所述底壳上设有定位卡勾,内壳底部对应设有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勾与定位卡扣卡接。
所述中架上设有推钮,所述中架上设有定位卡槽,所述推钮背面对应设有定位卡块,定位卡块与定位卡槽固定连接,定位卡槽略小于定位卡块。
所述中架上设有点烟电路板,所述点烟电路板的开关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设置在第二金属片上方,第一金属片上设有绝缘触动件,所述活动件设有与触动件对应的按压件。
所述第二金属片除前端外都由绝缘套包裹。
所述点烟电路板上设有指示灯,推钮透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电弧点烟器的中架上端与电弧组件相卡接,底壳与内壳底部相卡接;通过以上的结构代替了电弧点烟器内部原有的螺栓结构,使电弧点烟器的内部结构简化了,更利于生产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点烟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东旭,未经周东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