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LED显示器全贴合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82703.8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培;缪真;梁凤连;李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51/52 | 分类号: | H01L5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显示器 贴合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OLED显示器全贴合模组。
背景技术
OLED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发光原理是用ITO像素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OLED无需背光支持,具备自发光性,同时拥有广视角、高对比、低耗电、高反应速率以及全彩化、制程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的运用于手机、数码摄像机、DVD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汽车音响和电视中。按照驱动方式来划分,OLED可以分为被动式OLED(PMOLED)与主动式OLED(AMOLED)。
使用OLED的面板,无论在画质、效能及成本上,都较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优秀很多,但是因结构和工艺限制,现有的OLED的生命周期易受周围水气与氧气所影响而降低,因此OLED面板需要良好的封装来隔绝周围水气与氧气。另外,由于现有的OLED一般采用阳极发光结构,阴极作为反射层,导致环境光或内部杂散光在射到阴极后发生反射,尤其是阴极一般由金属实现,反射率较高,从而降低了 OLED 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OLED显示器全贴合模组,对现有的OLED显示器的全贴合模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增设隔离膜层以及侧边胶层来实现良好的封装,从而实现隔绝周围水气与氧气;另外,还通过设计增透膜层来提高显示模组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OLED显示器全贴合模组,包括本体,本体包括玻璃基板、设于玻璃基板上的阳极以及金属阴极,阳极和金属阴极之间设有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增透膜层、复合膜层和隔离膜层,隔离膜层和金属阴极之间通过粘接层来粘接;本体的至少一个侧边涂覆有胶层;其中,所述增透膜层是由硅化物保护膜和氟化物保护膜层叠而成;所述复合膜层包括至少两层不同折射率的膜层;所述隔离膜层为聚四氟乙烯(EPTFE)膜。复合膜层一般是能发出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的光线(红光605~780nm,绿光510~580nm,蓝光380~485nm),且复合膜层的各膜层的折射率自下而上依次增大,改善由于金属阴极的反射率高而导致的显示器全贴合模组的对比度和清晰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新型通过上述方案,整个本体由自下而上依次叠放的玻璃基板、阳极、增透膜层、复合膜层、隔离膜层和金属阴极来实现,通过在侧边涂覆胶层,可防止周围水气与氧气进入本体内部。另外,通过在复合膜层之前设置增透膜层,可防止反射损失现象的发生。当发光功能层的光线进入显示器全贴合模组本体内部时,光线依次由复合膜层进入增透膜层、阳极和玻璃基板,反射回的光线通过增透膜层后,大部分光线从金属阴极的表面射出,而不会再反射回本体内部,从而减少了显示器全贴合模组的入射杂散光,从而增强了显示器全贴合模组的透射率。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膜层中的各层的厚度为复合膜层发出的光线(入射光线)在其薄膜介质中的波长的1/4。通过将增透膜层的各层的厚度为入射光线在其薄膜介质中的波长的1/4,大大增强了透光率。
进一步的,所述增透膜层包括层叠而成的第一硅化物保护膜、氟化物保护膜和第二硅化物保护膜。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增透膜层是由二氧化硅膜、氟化钡膜和二氧化硅膜层叠而成,或者,由二氧化硅膜、氟化镁膜和二氧化硅膜层叠而成,或者,由二氧化硅膜、氟化钙膜和二氧化硅膜层叠而成。其中,第一硅化物保护膜和第二硅化物保护膜均为无机硅制成的硅化物保护膜,两者的折射率可相同或者相近,也就是说两者所采用的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如果采用不同的材质,则需要两者的折射率相近,有利于增大透光率。实验证明,采用双层的硅化物保护膜大大增加了透光率。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由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阴极的金属选用Al、银、Ca或者ITO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82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筛阻尼可调的减振弹簧
- 下一篇:氮气弹簧的超行程防护装置和氮气弹簧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