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镁合金轧制时板带在线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7514.1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6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铁宁;李云良;杨定宇;王卓;范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00 | 分类号: | B21B3/00;B21B37/74;H05B6/02;F23D1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镁合金 感应加热装置 燃气加热装置 燃烧室 在线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红外测温仪 镁合金板带 感应加热 控制系统 板带 炉体 中频感应加热 温度均匀性 板型控制 闭环控制 变频装置 打火电极 加热系统 炉前控制 燃气加热 上下分布 实时监测 轧辊 分气缸 打火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轧制时板带在线加热装置,包括感应加热装置、燃气加热装置以及安装在镁合金轧制入口与出口处的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用于实时监测镁合金在线温度,与感应加热装置、燃气加热装置的控制系统相连接,通过设定目标温度来闭环控制整个加热系统,感应加热装置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包括变频装置、感应加热的炉体和炉前控制装置;燃气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室、打火电极、打火控制系统和分气缸,感应加热的炉体与燃气加热的燃烧室上下分布,待轧镁合金板带从二者中间穿过并进入轧辊进行轧制。本实用新型可快速、高效地将镁合金温度控制在最佳轧制温度范围之内,同时可改善待轧镁合金板带的温度均匀性,达到板型控制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合金薄板轧制成型的加工装备,具体是一种镁合金轧制时板带在线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结构材料中最轻的金属,近年来已经逐渐被应用到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同时这些领域对其性能及效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铸造镁合金已经渐渐无法满足要求,而通过挤压、锻造、轧制等工艺生产的变形镁合金产品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延展性、更多样化的力学性能。其中,轧制作为镁合金塑性加工的重要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镁合金为密排六方结构,特别是其轴比c/a=1.624,接近理想的轴比c/a=1.63,因此多晶镁合金一般只能通过基面滑移和孪晶进行塑性变形,独立滑移系少,其室温下的塑性变形主要由基面上的两个独立的滑移系来执行,而根据Von Mises判据,一般多晶体材料至少要5个独立的滑移系开动才能进行稳定的塑性变形。室温下,镁合金基面上滑移系数目远远不能满足Von Mises判据要求,所以镁合金在外力作用下晶粒间变形协调能力不足,室温下变形困难,塑性、韧性差。
变形温度是影响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的关键因素,温度高于225℃,非基面滑移系开动所需的临界分切应力大大降低,因而会激活棱面和锥面滑移,这使镁合金呈现明显的延性转变,塑性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镁合金的固态成形是一个复杂的高温塑性变形过程,镁合金在高温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再结晶产生了新晶粒使材料细化,同时又消耗了形变中产生的畸变能,这些大大改善了镁合金的进一步变形能力,通过晶粒细化,变形过程中除晶粒发生变形拉长外,还会发生显著的晶界滑移、转动和转动,从而塑性大大提高,甚至获得超塑性。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热加工参数,细化再结晶晶粒对镁合金轧制有重要的意义。
镁合金塑性成形对温度特别敏感,其塑性成形温度区间较窄,一般在300~450℃的区间内,当成形温度低时,镁合金的变形能力差,易产生冷裂纹;温度过高时,合金中的某些低熔点相可能在成形的过程中熔化,在应力作用下易产生热裂纹,此外,成形温度过高也会造成零件显微组织的晶粒粗大,直接影响材料服役的性能。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热技术,其依靠高频交变电流感应磁场,而高频交变磁场又在工件中产生涡流的机理来实现工件的迅速发热,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与传统的接触式加热相比,感应加热装置,其安全可靠、环保、节能、高效、智能可控性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有色金属铸造、金属表面的淬火及回火等各个领域。
将一个线圈通以交变电流,在线圈周围便会产生交变磁场,若再将一导体(工件)置于该交变磁场中,则导体中将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频率与线圈中电流的频率相同。由于零件本身有阻抗,当有电流通过时便会发出热量,所以感应加热时零件是依靠在其自身中流通的感应电流(涡流)产生热量而被加热的。但导体中通过交变电流时会产生“集肤”效应,使截面上电流的分布不均匀,即表层的电流密度大,而心部的电流密度小,并且这种不均匀程度随电源电流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感应加热电源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将感应加热分为低频感应加热、中频感应加热、超音频感应加热、高频感应加热、超高频感应加热,随电源电流频率的提高,加热效率提高但加热层深度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7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