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牵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76268.8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9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昌军;黄海峰;鲁成文;胡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五优汽配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167 | 分类号: | B60D1/167;B60D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杆 牵引架座 连接环 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 牵引器 千斤杆 一体成型结构 槽钢 表面垂直 垂直焊接 垂直连接 稳定性能 制造成本 焊缝 滑行孔 上表面 右表面 假焊 漏焊 下端 左端 平整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牵引器,其结构包括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连接环、连接杆、牵引架座,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连接环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环垂直连接于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的上表面,第一牵引杆通过连接环连接于第二牵引杆的左侧,连接杆垂直焊接于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之间,连接杆与第一牵引杆的右表面、第二牵引杆的左端表面相连接,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的下端表面垂直插入牵引架座的内部,牵引架座由第一千斤杆、滑行孔、第二千斤杆组成,本实用新型无假焊、漏焊现象,焊缝均匀平整,且牵引架座采用140×55槽钢制作,所需材料较少,制造成本较低,有效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能与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牵引器,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牵引器是实现牵引车与被牵引车之间的硬性连接,特别实用于轻型汽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与现有技术相比:传统车牵引是钢丝绳及绳类连接一起的不安全的简单牵引方式。组装式汽车牵引器改变了传统式的不安全、不方便的牵引缺陷。本专利为撞击式挂钩和钳口式挂钩,由前后连接器和中间连接杆组成,完全保证两车之间的固定距离,决不存在上下坡及刹车时牵引车前后撞击现象。连接器可旋转360度,适用各种车辆不同钩圈的横向、纵向变化的连接,只要对准被牵引车的钩圈,即可将连接器挂钩锁紧在被牵引车的钩圈上,迅速完成牵引作业。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110367704.9的一种牵引器,包括牵引器外壳,牵引器外壳内设有同步电机和减速齿轮组,所述同步电机包括定子部分和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包括电机上盖、电机外壳、线圈骨架,转子部分包括位于电机上盖和电机外壳内的磁钢、磁钢中心设有中心轴,位于电机外壳上方的中心轴上设有中心齿轮,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心轴上设有控制中心齿轮上下移动的斜坡分离器;所述磁钢和中心齿轮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且磁钢与中心齿轮之间设有中心弹簧;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各设有一组可相互配合的交叉齿状结构,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齿轮弹簧;中心齿轮和第一齿轮在各自动作中,两者始终保持啮合状态。但是,现有技术由于各焊点渗透焊接不够牢固,假焊、漏焊现象较为普遍,焊缝不够平整,设备的稳定性能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各焊点渗透焊接不够牢固,假焊、漏焊现象较为普遍,焊缝不够平整,设备的稳定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牵引器,其结构包括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连接环、连接杆、牵引架座,所述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连接环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环垂直连接于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牵引杆通过连接环连接于第二牵引杆的左侧,所述连接杆垂直焊接于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之间,所述连接杆与第一牵引杆的右表面、第二牵引杆的左端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的下端表面垂直插入牵引架座的内部,所述牵引架座由第一千斤杆、滑行孔、第二千斤杆组成,所述第一千斤杆垂直连接于牵引架座的内表面,所述滑行孔嵌入于牵引架座的左、右端表面,所述第二千斤杆垂直连接于牵引架座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千斤杆位于第二千斤杆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滑行孔的数量为2个,它们的长度为70mm。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架座的长度为150mm,宽度为5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480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3个,它们依上至下依次排列于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之间,其中第一个与第二个之间的距离为125mm,第二个与第三个之间的距离为125mm,第一个与连接环之间的距离为6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千斤杆与第二千斤杆的长度皆为1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五优汽配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十堰五优汽配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76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